致富车间铺就村民幸福路
致富车间铺就村民幸福路
本报记者 王家恒
清晨的薄雾还未散尽,驿城区诸市镇李楼村便被东盛制衣有限公司机器的轰鸣“唤醒”。走进该公司,细密的棉纱在机械臂间轻盈穿梭,与缝纫机的“嗒嗒”声交织成一曲乡村振兴的实干乐章。
生产车间内,100多台崭新的缝纫机整齐列队,身着工服的女工们指尖翻飞,裁剪、缝制、熨烫一气呵成。35岁的李秀丽指尖在布料上翻飞,裁剪线随缝纫机针“游走如丝”。“保底工资3000元,手脚麻利点还能再拿提成,放学能接娃,灶台能顾上,日子过得亮堂。”李秀丽向记者说道。
作为扎根乡村十年的婴幼儿童装生产企业,东盛制衣将周边百余名妇女吸纳为产业工人,不仅提供免费技能培训,更让她们在家门口捧起了“就业饭碗”。
“制衣厂开到家门口,周边妇女挣钱顾家两不误。”公司负责人王东珍介绍,10多年来,企业通过线上对接订单、线下考察学习等方式开拓视野,如今这些童装已漂洋过海,在欧美市场卖出“中国质造”的口碑。
在诸市镇,“无农不稳、无工不富”的思维已深入人心。当地政府依托富余劳动力资源,引企业、建车间,让服装加工成为家门口的“黄金产业”,让村民实现“务农、务工、顾家”三不误——缝纫机的每一次起落,都在为乡村振兴缝制着增收的“针脚”。
此刻,车间里的机器仍在欢快“歌唱”,棉纱缠绕间,李楼村正以蓬勃的生机,在希望的田野上编织着新时代的奋斗故事。
精彩推荐
- 战旗漫卷壮山河 薪火相传励后人
- 我市收听收看全省“三秋”生产 暨秸秆禁烧工
- 确山县项目建设加速度 汇聚发展新动能
- 汝南英魂赖鹏:铁血丹心照豫南
- 从血脉相承中激扬奋进力量
- 箱包产业托起村民致富梦
- 遗产继承起纠纷 暖心调解挽亲情
- 岐黄薪火照杏林
- 市委党校举行2025年秋季学期主体班开学典礼
- 16岁少年改装电动车 交警温情执法护安全
- 开展安全检查 筑牢成长“防护墙”
- 脚在基层眼有苍生:一部饱蘸深情的生命书
- 驻马店市欢送2025年下半年新兵入伍
- 我市2025年度职工托育服务技能大赛圆满落幕
- 抗战老战士于文彬:“我们用血肉之躯守住了最
- 弘扬好人精神 传递向善力量
- 小社区巧做基层治理大文章
- 创新培育机制 激发人才潜能
- 因降雨,河南多条高速采取临时管制措施
- 国庆中秋假期运输火车票开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