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平:酥脆浓香“黄金馓”非遗美食万里传
开栏的话:春节越来越近,年味也越来越浓。有人说,年味是噼里啪啦鞭炮响;有人说,年味是游子匆匆赶路忙;有人说,年味是舌尖上的美食香味……
每逢过年,总有一些美食唤醒人们对年味的记忆。今日起,本报开设《舌尖上的年味》栏目,推介特色年味美食,和广大读者一起感受舌尖上的年味。
驻马店网讯(记者 许静 见习记者 赵永涛)春节临近,西平县的大街小巷时不时飘来馓子的香味。这是家的味道、年的味道,是无数在外游子心头萦绕的思念。
刚出锅的馓子酥香味美
近日,在西平县城龙泉大道旁的一家店铺里,陈家馓子第五代传人、西平县盆尧镇油坊陈村陈文轩和两个儿子陈红勇、陈二勇忙得不亦乐乎。
共同协作
馓子是西平县一种传统美食。陈家馓子历经几代人的精心制作,已打造成为西平县家喻户晓的地方名吃,2012年被西平县人民政府公布为“西平名吃”和西平县非物质文化遗产。
西平县陈家馓子相传产生于明代时期。馓子古称“寒具”,是寒食节的传统食品,主要食材包括油、面粉、食盐、芝麻等,是民间传统风味小吃。每逢节日,人们则以此祭祖并互相馈赠。
相传明代时西平县盆尧镇油坊陈村有一陈姓人家开办油坊,以磨油为生,生意兴旺,四方乡邻称为油坊陈,村名由此而得。陈家油坊生意越做越好,于是又发展了副业“油炸馓子”。陈家馓子以其酥香味美、咸淡适中、馓条纤细、老少皆宜食之赢得人们的喜爱,又因炸成后的馓子形状细长,故又被称为“龙须馓子”。
切面
继承祖业经营馓子生意后,陈文轩的制作技艺以及陈家馓子的独特味道逐渐远近闻名。中央电视台2007年曾录制陈文轩制作馓子的技艺,并在央视七频道播放。漯河、平顶山、周口、郑州、北京等地的顾客经常光顾。
陈文轩为客户包装馓子
每天早上5时左右,陈家人一起围着油锅炸馓子,一人揪起面头,边拉边往手上缠绕,缠够一指宽,放到筷子上;另外一人用筷子把面胚往两边抻,成形后放进高温的油锅里烹炸。只听“滋啦”一声,馓条在沸腾的油锅里翻滚,香味腾空升起,春节的气氛就这样扑面而来……在馓子快熟时,用筷子顺着巧劲翻面定型,一把金黄、酥脆、浓香的馓子便做成了。
“陈家馓子传到我这儿已经是第六代了,我的儿子现在也开始经营馓子了。我家的馓子靠手艺‘出圈’,生意越做越红火。”陈二勇介绍,他和陈红勇从小耳濡目染,手艺早已学成,后来各自娶了媳妇,全家人一起经营馓子生意,日子过得和和美美、有滋有味。
“我们把馓子当作毕生事业来做,馓子制作技艺也会一代代传下去,并不断发扬光大。”陈红勇告诉记者,正宗的陈家馓子酥脆无比,干吃香酥可口,做成菜肴让人回味无穷。
扫码看视频
精彩推荐
- 驻马店市征集2026年民生实事项目建议
- 小麦播种略有推迟 河南“三秋”气候晴雨表出
- 注意!2025年度社保缴费基数上下限标准公布
- 我市7家企业在河南省“专精特新”专板挂牌
- 和谐共生!世界生物圈保护区大会首次在中国举
- 多地曝出案件线索!回流药是如何重新流入市场
- 河南省微短剧审查服务分中心完成首部作品审核
- 我市征集2026年民生实事项目建议
- 遂平县纪委监委立体监督培沃土 滋养道地药材
- 生生不息行路歌
- 驻马店交警发布国庆出行攻略:高速免费8天,
- 驻马店市实验中学大力创新教育教学模式
- 河南省“豫宝妈妈”家庭教育公益巡讲驻马店开
- 秋分时节“燥邪当令” 专家支招
- 哪些路段易拥堵?这份高速出行提示请收好
- 本地红薯大量上市 香甜滋味“薯”于你
- 市生态环境局正阳分局开展监管帮扶 助推企业
- 平舆“阿庆嫂”郭了凡
- 国庆中秋8天长假出行指南:高速免费通行,驻
- 扩围升级方案出炉 便民生活圈建设提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