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中国调研行·黄河篇|黄河岸边的一场别样演出
10月的风略带凉意,也难掩假期游客的热情。夜幕降临,在山西省吕梁市临县的碛口古镇旁,黄河岸边热闹非凡。一曲响起,数束灯光映衬着河畔的山庄,攒动的人影和热烈的掌声此起彼伏。
聚光灯下,一位头裹白巾、身着白袄的老人站在高台上眺望着黄河,一边弹着临县三弦书,一边唱道“天下黄河九十九道弯,弯在碛口十八弯……”在大型户外实景演艺《如梦碛口》的演出现场,观众们身临其境,随着这一曲临县三弦书便入戏了。
这是一场别样的演出,山水和风情在剧场里交相辉映。在“九曲黄河第一镇”的碛口岸边,在黄土高原吕梁山脉的怀抱里,观众坐在360度的露天旋转观演台上,高科技舞台技术和灯光投影矩阵的加持下,现代演艺手段和传统文化相互融合。演员表演生动投入,将黄河文化、晋商文化、民俗文化、红色文化浸润于观众心中。
来自山东的彭女士被这样一场别样的实景演出而深深震撼。“面前就是黄河,我感觉自己就是故事里的一员,能够很真实地调动情绪。还看到了很多有特色的民俗元素,让我更加深入了解这里的历史文化。”她说。
临县如梦碛口文化旅游产业有限公司总经理张炜如告诉记者,自2020年9月28日首演以来,已演出380余场,近10万人次观演。今年中秋国庆假期期间,每晚演出增至两场,日观演人次达800人左右,很多游客慕名前来,在黄河边体验“黄河情”。
演员们正在表演歌舞。(新华社记者 马晓洁 摄)
演出带动周边村民就业近百人。王能香今年58岁,是碛口古镇李家山村的农民,去年开始在剧场做场务,主要负责服装维护工作。演员们上台演出,王能香缝补演员的备用戏服;演出结束后,她帮忙整理收纳戏服。王能香说,这份兼职能够让她接触到更多的人,每年还能有两万元左右的收入。
王能香在缝纫机前缝补演员的演出服装。(新华社记者 马晓洁 摄)
当实景演出成为当下文旅融合的新业态,《如梦碛口》丰富了碛口古镇景区的旅游产品结构,推动其完善整体服务功能。“文旅深度融合后,目前景区内有各类民宿客栈、农家乐40余家,旅游饭店60余家,旅游商品经营户120余家,解说员近100人,旅游行业从业人数达3000余人,年接待游客80余万人次,旅游收入也逐年增长。”碛口风景名胜区管理中心文化旅游科科长张建伟说,相信碛口文旅会发展得越来越好。
“追梦黄河,追梦五千年,追寻同样的,同样的心愿……”整个演出在一曲大气磅礴的《追梦黄河》声中结束。散场之际,人们纷纷意犹未尽地望着黄河。黄河对岸青山挺拔,浪涛奔涌不息,山河梦、家国梦、忠义梦……黄河的故事还在继续。
精彩推荐
- 驻马店市成立见义勇为人员法律援助中心
- 纸质火车票将成为历史!10月1日起由电子发票
- 九龙山上忆忠魂
- 为国护旗是我辈融入血脉的信仰
- 持续优化服务供给 兜牢民生保障底线 扎实推动
- 让抗战烽火照亮复兴征程
- 以榜样力量滋养文明乡风
- 驻马店市“书香天中”建设交流会召开
- 驻马店市机动车驾驶人考场资源饱和,即日起不
- 驻马店4条公交线路将调整
- 不屈的土地与英雄的人民
- 警惕!国家安全机关公布,间谍的“诈骗”公式
- 多地精准发力打通就业“最后一公里”
- 市供销合作社发力再生资源回收利用新赛道
- 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
- 追寻嵖岈山区的红色记忆
- 想起那年阅兵
- 合力打赢歼灭日寇最后一战
- 烽火铸丰碑 山河颂英雄
- 航 船 正 劲 风 满 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