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磨磨面粉
石磨磨面粉
文/李玉清
随着科技进步,现代化面粉加工厂、自动化钢铁磨面机基本取代了石磨磨面粉。
我是1962年出生的人,是吃着石磨磨的面粉长大的。因此,石磨磨面粉对我来说并不陌生,并且,我还时常在村里的磨坊看母亲套上毛驴磨面。
石磨是什么样子呢?恐怕现在的年轻人,连见都没见过吧。我见过的石磨都是肉红色、圆形的,一般直径为70多厘米,分上下两扇,两扇都是有一定厚度的石块雕琢成的扁圆柱形,且下扇中间有一短的立轴,用铁制成,上扇中间有一个相应的空套,两扇相合,下扇固定,上扇才能绕轴转动。同时,两扇的接触面有一个空膛,叫作“磨腔”,膛的外周还有此起彼伏的磨齿,上扇还留有磨眼。
石磨怎样磨面粉的呢?要磨面时,把大概十七八公斤的不干不湿的粮食倒在扇磨上面,把上扇磨固定好的一尺长的杆子挂上驴套,把毛驴绑在套绳里,用布遮着驴的双眼,再给它戴上笼嘴,一切准备就绪,主人拿起鞭子,轻轻地打在驴身上,开始吆喝:“走!”毛驴就飞快地绕石磨圆圈奔跑,粮食就听话地往上扇磨中间孔眼里流,从上扇的孔里进入两层中间,沿着纹理向外运移,在滚动过两层面时被磨碎,形成粉末。粉末流淌在石磨一周固定好的木制的有4厘米薄厚、30厘米宽的圆盘上,然后主人绕磨盘一周把粉末收起来,放到箩筐里面,箩筐有粗有细,若要磨麦子面粉,就用细箩,磨的面粉叫“好面”;若磨几种杂粮掺在一起的面粉,就用粗箩,叫“吃馍面”;若磨黄豆掺红薯干,就用中性箩,叫“擀汤面”。筛面时,用一根光滑的木棍托着箩,主人前后晃动,这时,木棍下面的是要得到的面粉,而箩里的是粮食糁,还要在石磨上面再磨,磨一次面粉大约需要3道程序,最后,就是麦麸子和面粉了。
石磨都安置在哪里呢?我记事时,我们村组有20余户,一百四五十口人,4户屋里有石磨,都是特设的一间房,石磨几乎占满整个房间,留一空隙处是筛面的面箱,一般面箱有三尺长、两尺半宽、两尺高,有的是自带4条腿,有的是放在案子上面。我们村的几户有石磨的人家,都是很干净讲究的,比如,每一种箩都挂在面箱上面,面箱不用时,也用布盖好,套牲口的套具也挂在墙上,地面打扫得干干净净,门关得严严实实。
石磨磨一次面大约需要多长时间呢?村里若有谁家需要磨面,提前给村组的饲养员打招呼,比如说,张三家明早要磨面,张三就前一天上午或下午,就给饲养员说好,这样做是为了饲养员好分配牲口(一般安排一两头毛驴拉磨)。人们习惯早上磨面,因为早上磨面起得早,三个时辰能磨成,早上耽误一个工干活,上午和下午就得耽误两到三个工干活(那时是大集体,都需要为生产队里干活挣工分,谁都想多挣工分,好多分粮食)。
吃石磨磨的面有啥好处呢?现在人们普遍认为,石磨的面粉制作各种面食,口感柔韧、麦香浓郁,原成分没被破坏,营养价值更高,是天然绿色的保健食品。
精彩推荐
- 全市密植滴灌技术推广会议召开
- 革命先驱王景瑞:矢志不渝跟党走
- 为9名见义勇为英模子女发放助学金
- 市委巡察工作领导小组召开第15次(扩大)会议
- 座谈会现场的特殊客人
- 铭记历史是为了 更好地走向未来
- 从伟大抗战精神中汲取奋进力量
- 铭记中原烽火征程 凝聚磅礴奋进力量
- 驻马店发布高温橙色预警
- 民政部今年计划编写23项民政行业标准
- 河南省成功发行政府债券293.3818亿元
- 驻马店市民生福祉跃上新台阶
- 我国加快构建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体系
- 1650亿立方米!我国又一大型页岩气田诞生
- 黄花菜铺就富民增收路
- 科技铺就稻米金光大道
- 张大生:兵心映初心 大爱写人生
- “弘扬伟大抗战精神 奋力谱写中原大地推进中
- 严明纪律要求 筑牢升学季廉洁防线
- 瓜果经济让乡村振兴“有滋有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