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夏夜的记忆
马清漪
夏日,读到宋人杨万里“夜热依然午热同,开门小立月明中。竹深树密虫鸣处,时有微凉不是风”的诗句,令我回忆起小时候野外露天乘凉的一些趣事。
在农村,每年一入伏,平素闲置的打麦场便成了乡邻闲聊休憩的场所。我吵嚷着要跟表哥一起去打麦场,母亲拗不过我只好妥协。我和表哥相伴着卷起旧蒲席或拉一张草苫子,欢快地跑向村南空旷的打麦场。那时的打麦场经过麦收时节石磙的反复碾压,保持着水平如邸的样子,只要随处扫出一片空地,一字排开,把蒲席铺上,盖条床单,鞋子当枕头,就是一张床。初始,地面经过一天暴晒,地表仍有些烫人,先前赶到打麦场的人早已垫鞋而坐,天南地北闲聊着,后来加入的大人故意讲一些恐怖的故事,尽管听得心里发怵、头发竖立,但还是期待着听他们讲下一个故事,一直等到打麦场地表温度降下来才敢躺在蒲席上享受习习凉风的吹拂。
宁静的村庄被茂密的苞谷地形成的青纱帐环抱着,旷野里的庄稼是最接地气的植物,与土地亲密交融,由着性子拔节生长,玉米、大豆和高粱以及丛生的草木呈现最蓊勃的景象。那些庄稼和草木生灵也许没有睡觉,和我一样享受夏夜的清凉,或静静谛听人们低声闲聊。道路两旁高高的白杨树,经风拂动,树叶发出哗啦啦的响声。近处,玉米地里一缕缕凉爽的风送过来,玉米叶子随风起舞,发出沙沙的声响,与凉爽的清风一同送来的还有高粱、大豆叶的清香以及青草滴露的芳香。白天,那些蹦蹦跶跶的蚂蚱、亲近花朵的蝴蝶和舞姿翩跹的蜻蜓常常光顾这里。然而,一到夜晚,万籁俱寂,除了零落的几声犬吠和村里晚睡的人家留着寥落阑珊的灯火外,四周漆黑一片。青纱帐总是给人一种神秘之感,生于斯、长于斯的人们,并不畏惧夜的黑暗,而更期盼流浪的风四处游走,微风吹过,一丝丝清凉拂过全身,直抵心灵深处。
远处偶尔传来几声零星的犬吠,河里的蛙鸣紧一阵、慢一阵地聒噪,衬托出村庄的祥和与静谧。夏虫唧唧,在草丛间、墙根处浅唱低吟,谱奏出一阕和谐的天籁之曲。萤火虫开始提着灯笼闪烁出没于树梢和林边,给寂静的夜里平添了一丝空灵的气氛。
躺在蒲席上,仰望浩瀚苍穹,夜空蓝宝石般的天幕上,横无际涯,繁星满天,似近又远,不禁在幼年的心里打下问号:“天河里水深不深?和人间的河水一样清凉吗?”最令我欣喜的是,月圆之夜,皓月当空,月光的清辉洒向人间,朗照四野,这是乡村最富有诗意的情景,心中便涌起一种激情澎湃的感情难以名状,现在回想,这也许就是一个乡村孩子最早的诗心吧。
夏季清凉的风是纾困解乏消暑的良药,枕着满天星斗,不觉间恬然进入梦乡。夏夜露水浓重,后半夜一阵紧似一阵的凉风袭来,迷迷糊糊间卷起蒲席沿着熟悉的道路回家继续睡觉。有时,半夜睡得正香,突然狂风大作,雨点从天而降,睡梦中的人们猝不及防,张皇失措,相互呼唤同伴,各自逃回家中,那狼狈的场景至今仍记起。
时过境迁,往事萦怀,乡村夏夜乘凉的往事早已成为那个时代的记忆,少年时代的一些世事正在一点一滴变成历史,也意味着一代人的记忆在历史长河中渐行渐远,直至悄然逝去。然而,打捞那段记忆中温馨的往事,细细品味那无忧无虑的美妙时光,也就时时温馨和丰盈着我的内心世界……
精彩推荐
- 全市2025年居民医保开始缴费 每人400元
- “我们来接你回家”
- 万金店镇 田间送技解民忧
- 天山脚下育桃李
- 正阳:烘干设备助力秋粮减损
- 爱之债
- 奋力推动“制造强市”向“智造强市”壮阔行进
- 倾心立德树人 全力护航成长
- 河南省歌剧团 2025年“中原文化大舞台” 驻马
- 王玲到市中心城区调研
- 国宝安家!子弹库战国帛书正式入藏湖南省博物
- “十四五”期间驻马店制造强市建设实现新突破
- 把基层的“哨声”变成群众的“掌声”
- 国开行河南分行发放2025年度首批生源地信用助
- 手握本科学历,这些年轻人为何选择“反向深造
- 李宝清深入确山县竹沟镇人大代表联络站参加活
- “十四五”期间驻马店制造强市建设实现新突破
- 驻马店日报社启动“星级报迷”寻访活动
- 国网正阳县供电公司供电服务到田间
- 王玲到正阳县调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