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家的“人世间”故事丨跟母亲学做水烙馍(杨大轩)
周末漫步街头,听见街上商贩叫卖小喇叭的声音:“水烙馍,刚出锅的水烙馍!”这叫卖声把我的思绪拉回到23年前,让我想吃母亲做的水烙馍了。那是永生难忘的母亲的味道、家的味道、童年的味道……
母亲生于1931年2月,1999年11月1日中午突发蛛网膜下腔出血,医治无效去世。那以后,我再也吃不到母亲做的水烙馍、手工馒头、手擀面条……
我出生在农村,我的父亲辛劳耕作,是本村种地的好把式。我的母亲做一手好面食,她总是变换方式为我们兄妹五个做好吃的,她将豆面、玉米面、红薯面、豆渣等巧妙搭配,加工成馒头、面条,让我们增加营养。我最爱吃母亲做的水烙馍。母亲用凉水加适量的小麦面和成一大块面团放在案板上或者瓦盆里,等半小时左右,有时会稍长一些,这称之为醒面,是必不可少的一道程序。在醒面的时候,我和母亲忙于剥蒜瓣加盐制成蒜泥,用清水、小磨香油调制放在碗内。醒面后,母亲再重新揉面,她将大面团用手揪或用刀切成若干个小面团,再揉成小面剂,用擀面杖擀成圆圆的薄面叶。此时,母亲让我往锅里添足水,放上竹箅子,摊上玉米叶或高梁叶后开始点火,水烧开一分钟左右,母亲把擀好的一张圆圆的面叶放进去,盖锅盖一至两分钟再放下一张,就这样重复放入十多张后停火两分钟。母亲用筷子把箅子挑起倒扣在案板上,随即一张一张揭开,这个动作要快,以防水烙馍粘连在一块儿,这个时候我已经开始流口水了……
母亲先给我弄一张,用小勺把蒜泥均匀地涂抹在烙馍上,再折叠成长团,我一边烧锅一边吃,真香啊!面香、蒜香、小磨油香三香合一,沁人心脾,再喝上母亲做的面糊糊,美餐一顿!我吃三张,基本上就饱腹了。每次做水烙馍,几乎都是我烧地锅,按母亲的要求,该大火时大火烧,有时还拉风箱,该小火时必须小火,时间一长我便掌握了火候。不知不觉间,我也学会了做水烙馍的技巧。我跟着母亲还学会了煎饼、馒头、油馍、咸油卷、锅焦馍、鸡肉馍、面条等面食的做法。
而今,母亲走了,我要把母亲的味道、家的味道传承下去……
(作者单位:汝南县纪委监委)
精彩推荐
- 我市启动2025年食品安全宣传周活动
- 方丽:法律援助三十载 做妇女儿童权益的守护
- 泌阳县全力打造营商环境“强磁场”
- 市气象局加强部门协作 提升气象灾害防御能力
- 国网驻马店供电公司科技赋能助力平安秋检
- 我市举办“铭记历史 赓续精神” 老年主题书画
- 神舟二十号乘组将于近日择机实施第四次出舱活
- 教育部:2026年考研10月10日开始网上预报名
- 驻马店13家单位存在消防安全隐患被曝光
- 9部门出台13条政策措施促进服务出口
- 河南出台二十条举措进一步提升金融服务效能
- 驻马店市7家企业在河南省“专精特新”专板挂
- “老味道”月饼受热捧
- 正阳县 “智造”引领产销旺 花生秋收迎“铁军
- 月光下的驻马店
- 遂平县总工会筑牢网络安全防线
- 正阳县农业机械制造迈入“动力时代”
- 西平县人大常委会“硬监督”提升营商环境“软
- “五社联动”聚合力 基层善治暖民心
- 我市“消费帮扶 产销对接”专项活动启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