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家的“人世间”故事丨跟母亲学做水烙馍(杨大轩)
周末漫步街头,听见街上商贩叫卖小喇叭的声音:“水烙馍,刚出锅的水烙馍!”这叫卖声把我的思绪拉回到23年前,让我想吃母亲做的水烙馍了。那是永生难忘的母亲的味道、家的味道、童年的味道……
母亲生于1931年2月,1999年11月1日中午突发蛛网膜下腔出血,医治无效去世。那以后,我再也吃不到母亲做的水烙馍、手工馒头、手擀面条……
我出生在农村,我的父亲辛劳耕作,是本村种地的好把式。我的母亲做一手好面食,她总是变换方式为我们兄妹五个做好吃的,她将豆面、玉米面、红薯面、豆渣等巧妙搭配,加工成馒头、面条,让我们增加营养。我最爱吃母亲做的水烙馍。母亲用凉水加适量的小麦面和成一大块面团放在案板上或者瓦盆里,等半小时左右,有时会稍长一些,这称之为醒面,是必不可少的一道程序。在醒面的时候,我和母亲忙于剥蒜瓣加盐制成蒜泥,用清水、小磨香油调制放在碗内。醒面后,母亲再重新揉面,她将大面团用手揪或用刀切成若干个小面团,再揉成小面剂,用擀面杖擀成圆圆的薄面叶。此时,母亲让我往锅里添足水,放上竹箅子,摊上玉米叶或高梁叶后开始点火,水烧开一分钟左右,母亲把擀好的一张圆圆的面叶放进去,盖锅盖一至两分钟再放下一张,就这样重复放入十多张后停火两分钟。母亲用筷子把箅子挑起倒扣在案板上,随即一张一张揭开,这个动作要快,以防水烙馍粘连在一块儿,这个时候我已经开始流口水了……
母亲先给我弄一张,用小勺把蒜泥均匀地涂抹在烙馍上,再折叠成长团,我一边烧锅一边吃,真香啊!面香、蒜香、小磨油香三香合一,沁人心脾,再喝上母亲做的面糊糊,美餐一顿!我吃三张,基本上就饱腹了。每次做水烙馍,几乎都是我烧地锅,按母亲的要求,该大火时大火烧,有时还拉风箱,该小火时必须小火,时间一长我便掌握了火候。不知不觉间,我也学会了做水烙馍的技巧。我跟着母亲还学会了煎饼、馒头、油馍、咸油卷、锅焦馍、鸡肉馍、面条等面食的做法。
而今,母亲走了,我要把母亲的味道、家的味道传承下去……
(作者单位:汝南县纪委监委)
精彩推荐
- 文明之花绽放赋能乡村振兴
- “小车轮”跑出特色大产业
- 我市召开企业支持教育强市建设工作推进会
- 国网驻马店供电公司消除隐患保供电
- 市退役军人事务局面向社会征集庆“八一”军民
- 张九英:孤胆除奸佞 忠勇赤子心
- 泌阳县提升服务优环境
- 2025年全省体育传统特色学校光电射击锦标赛在
- 正阳:政协委员当主播 绘就助农好“丰”景
- 北湖荷色别样红
- 市青少年宫拾月合唱团进京演出
- 奋楫扬帆 河南加速“向水而行”水运新河南的
- 快递服务收费计重“向上取整”,国家邮政局回
- 驻马店市美术书法摄影艺术展开幕
- 创历史新高!上半年全国铁路发送旅客22.4亿人
- “中国天眼”首次揭示温热原子云中的复杂丝状
- “120”不出省、救护车半路加价……怎么办?
- 驻马店发布倡议:关爱高温下户外劳动者
- 确山惨案:烽火岁月中的血泪记忆
- 农行驻马店分行金融“活水”润泽小微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