汝南梁祝文化之乡
□万华翼
“从古至今,梁祝爱情故事被世人传诵。关于‘梁祝’的人物出生地和故事发源地也众说纷纭。经过专家研究考证,‘梁祝’故事源头在今河南省驻马店市汝南县。”市旅游局局长高峰说。
相传,在晋代有个姓祝的地主,人称祝员外,他的女儿祝英台不仅美丽大方,而且聪明好学。由于古时候女子不能进学堂读书,祝英台只能望着大街上背着书包的读书人,心生羡慕。“难道女子只能在家里绣花吗?我为什么不能去上学?”祝英台问自己。
想到这儿,祝英台向父母请求:“爹,娘,我要到红罗山书院去读书。我可以扮成男人的样子,一定不让别人认出来,你们就答应我吧!”祝员外夫妇经不住英台的哀求,只好答应。
第二天一早,天刚蒙蒙亮,祝英台就和丫环换上男装,兴高采烈地去红罗山书院了。在书院祝英台遇见了一个叫梁山伯的男同学,他学识渊博,人品也好。祝英台想,我要是能天天跟他在一起,一定能学到很多东西,也一定很开心。而梁山伯也觉得与祝英台很投缘。于是,他们在生活学习上相互关心帮助。后来,两人结拜为“兄弟”,更是形影不离。
春去秋来,一晃3年过去了,该是打点行装拜别老师返回家乡的时候了。同窗3年,祝英台已经深深爱上了梁山伯,而梁山伯虽不知祝英台是女生,但也对她十分倾慕。两人恋恋不舍地分了手,回到家后,日夜思念着对方。几个月后,梁山伯前往祝家拜访,结果令他又惊又喜。他见到的祝英台,居然是一位貌美如花大姑娘。
此后,梁山伯到祝家求亲。可祝员外早把女儿许配给了有钱人家的少爷。梁山伯得知这个消息后一病不起,不久就去世了。
听到梁山伯去世的消息,一直在与父母抗争的祝英台突然变得异常镇静。她穿上新娘装,上了迎亲的花轿。迎亲队伍路过梁山伯的坟前时,祝英台下轿脱去红装,在梁山伯的坟前拜祭后,一头撞在坟前的柳树上,追随梁山伯而去。人们看祝英台对梁山伯如此痴情,便把她葬在了梁山伯坟旁。
在汝南县至今还留有梁山伯与祝英台的墓,分列于原马庄乡古官道两侧。
“梁祝”故事在民间流传已有1460多年。据史学家考证,“梁祝”故事发源于河南省驻马店市汝南县马乡镇(今梁祝镇),该镇现有梁祝墓、梁庄、祝庄、马庄、红罗山书院、鸳鸯池、十八里相送故道、曹桥(草桥)及梁、祝师父邹佟的墓等。
梁祝传说还流传到朝鲜、越南、缅甸、日本、新加坡和印度尼西亚等国家,其影响之大在中国民间传说中实属罕见。 人们用丰富多彩的文艺形式来表现这个美丽动听的故事,仅戏曲剧种就有30余种、曲艺20余种,更有上百首歌谣、几十种工艺品,以及电影和电视作品。
1997年中央电视台“文艺采风”栏目以《千古绝唱出中原》为题对梁祝故里进行了详细报道。
2005年12月4日,中国文联、中国民协授予河南省汝南县“中国梁祝之乡”称号。2006年6月,汝南梁祝传说又被列入国家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为了更好地保护和开发梁祝文化,扩大驻马店和汝南在全国的知名度,汝南县特申请将马乡镇更名为梁祝镇。2007年4月3日,河南省民政厅下发文件:“经省人民政府批准,同意汝南县马乡镇更名为梁祝镇。”这是中国首个也是唯一以梁祝命名的地方行政区。
精彩推荐
- 文明之花绽放赋能乡村振兴
- “小车轮”跑出特色大产业
- 我市召开企业支持教育强市建设工作推进会
- 国网驻马店供电公司消除隐患保供电
- 市退役军人事务局面向社会征集庆“八一”军民
- 张九英:孤胆除奸佞 忠勇赤子心
- 泌阳县提升服务优环境
- 2025年全省体育传统特色学校光电射击锦标赛在
- 正阳:政协委员当主播 绘就助农好“丰”景
- 北湖荷色别样红
- 市青少年宫拾月合唱团进京演出
- 奋楫扬帆 河南加速“向水而行”水运新河南的
- 快递服务收费计重“向上取整”,国家邮政局回
- 驻马店市美术书法摄影艺术展开幕
- 创历史新高!上半年全国铁路发送旅客22.4亿人
- “中国天眼”首次揭示温热原子云中的复杂丝状
- “120”不出省、救护车半路加价……怎么办?
- 驻马店发布倡议:关爱高温下户外劳动者
- 确山惨案:烽火岁月中的血泪记忆
- 农行驻马店分行金融“活水”润泽小微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