驻马店网

未雨绸缪 安之若素

未雨绸缪 安之若素

——决胜“十四五”奋进驻马店系列述评之九

本报评论员

风清露白,云淡日暖。11月19日,驻马店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第九场)召开,市应急管理局负责同志介绍我市应急管理事业发展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十四五”期间,我市全力防范化解影响现代化进程的自然灾害和事故灾难风险,坚决遏制重特大事故,最大限度降低灾害事故损失,全面提升应急管理能力和水平,为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和社会和谐稳定提供了有力保障。

《诗经》云:迨天之未阴雨,彻彼桑木,绸缪牖户,意思就是把工作做在前面、防患于未然。应急管理部门是年轻的政府部门,自然灾害防治、应急救援协调等是其主要职责。“救援”是自然灾害和事故灾难发生之后的行动,“防治”则是发生之前的工作。防治工作做得扎实、全面,事故灾难的发生率就会降低,救援的难度就会下降,损失自然也会减少。“十四五”期间,我市紧紧围绕“防治”开展应急管理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我们强力推进应急指挥一体化、实战化、规范化建设,基本建成了符合我市实际、满足工作需要的应急指挥体系。我们在严格落实值班值守和信息报告工作的同时,统筹防汛抗旱、森林防火、安全生产、低温雨雪冰冻灾害应对等职责,实行应急指挥处置一体化联动机制,实现了突发事件信息从接报到响应再到应对处置的全链条、全过程有序闭环衔接。我们立足于极端灾害条件下可能遭遇的断电、断网、断路等情况,加强综合移动应急指挥平台建设,建成了集应急指挥专网功能、专用卫星功能等于一体的移动指挥平台,并实现平台纵向与上下级应急管理部门、横向与各有关部门的互联互通。在重点时段、重大活动期间,我们多次开展部门间应急指挥联调联试,实现了联通顺畅、操作熟练、联动及时,确保一旦遇到突发事件,能够快速响应、高效应对。

基层处于应急管理的第一线,做好应急管理工作,关键是要抓好基层、打好基础。“十四五”期间,我市始终把基层应急管理能力建设放在突出位置,把“能力强、体系全、工作实”作为衡量、检验基层应急管理工作成效的“金标准”。我们要求各县区建设面积不少于500平方米、各乡镇建设面积不少于100平方米的应急物资储备库。目前,应急物资储备库已经实现县区、乡镇(街道)全覆盖。我们着力推进应急救援队伍建设,目前已有市本级、县区、乡镇和村级应急救援队伍3200多支,人数接近75000人。有了队伍,还要有“武器弹药”,应急救援队伍的“武器弹药”就是应急救援装备和救灾救援物资。目前,我市各级应急救援队伍拥有扑救类、抢险类、救援类、保障类装备7500多套,市本级储备救灾物资4大类63000多件、救援物资128种1000多件,各县区均储备大量救灾救援物资。

近年来,我市极端暴雨天气频频出现。2021年9月,小洪河出现较大汛情,西平段、上蔡段相继超警戒水位;2023年7月,确山县遭遇特大暴雨,溱头河芦庄水文站出现历史第三高水位;2024年7月,洪汝河流域全线承压,全市13座大中型水库超汛限水位,100多座小型水库出现溢流,小洪河西平杨庄站以下全线超警戒水位。

为有效应对这些暴雨灾害,我们切实做好汛前准备工作,构建起“1+5+5+N”防汛指挥体系,建立了监测预警、会商研判、联运配合等工作机制,明确主要防洪河道、大中型水库等重点工程的防汛责任人,动态更新小型水库、山洪易发处、低洼易涝点的防汛责任人,组建专业防汛队伍,储备防汛物资。我们全力做好汛中应对,“十四五”期间共计启动防汛应急响应 15 次,转移避险群众近12000人次,成功应对34轮次强降雨过程,有效确保了全市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和社会大局稳定。我们认真做好汛后复盘,查找应对过程中的漏洞和不足,及时进行补充完善,以期“打一仗、进一步”。

总之,通过不懈努力,特别是通过扎实打基础、全面强基层,“十四五”期间,我市应急管理工作成效突出,自然灾害导致的直接经济损失占地区生产总值的年均比率低于0.28%,县级以上应急救援装备达标率和应急救援队伍防护装备配备率均达100%。我市应急管理体系建设和能力建设均得到加强,“大安全大应急”管理体系更加顺畅高效,安全生产治理模式全面向事前预防转型,安全生产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得到有效提升。

《礼记》有语: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朱子家训》有语:宜未雨而绸缪,毋临渴而掘井。这是古人对生产、生活的总结,至今仍闪耀着智慧的光芒。提前想到应该想到的,是最科学的思路;提前做到应该做到的,是最高效的行动。我们肯定“亡羊补牢”,更应该推崇“未雨绸缪”,因为做到了“未雨绸缪”,就有可能避免“亡羊”。

“十五五”即将到来,应急管理工作任重道远。我们要持续深化应急体系改革,全力抓好安全生产治本攻坚行动,着力补短板、强弱项,不断强化本质安全能力、提升灾害防范应对能力,坚决守牢不发生较大及以上生产安全事故

精彩推荐

下载安装手机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