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 看戏去
记者 李贺建
豫剧《黄河儿女》演出现场 张程皓/摄
观众在全神贯注地观看 王建成/摄
豫剧《刘胡兰》演出现场 吴波/摄
老人在认真看戏 王晓晶/摄
场场演出座无虚席 经典剧目燃动剧场
“今天看戏的票买了吗?”一大早,来自新蔡县关津乡的赵老太太就问女儿。为了看戏,平时不爱出门的赵老太太这次准备在市区女儿家住一个月。
自2025(第十一届)黄河戏剧节8月12日在驻马店市开幕后,记者注意到,场场演出座无虚席,观众热情如潮。
作为开幕大戏的豫剧《刘胡兰》率先点燃观众热情,不少观众被剧中英雄人物的坚贞气节所感动,眼中泛起泪光。京剧《凤还巢》则以幽默风趣的剧情,让观众在欢笑中感受传统戏曲的魅力。而豫剧《风雨故园》以鲁迅与原配夫人朱安的婚姻为原型,深刻揭示了旧时代女性的命运挣扎,引发观众对现实社会的思考。《黄河儿女》展现了中华儿女的坚韧与豪迈,以及他们对家园深深的眷恋与守护。《必正与妙常》是才子佳人的爱情故事,让人如同置身于那段浪漫的古代情缘之中。《根据地》重现那段艰苦岁月,让人铭记历史,感恩先辈的付出。《清官颂》传递的清正廉洁价值观,如同一盏明灯,照亮人心。《穆桂英挂帅》中的穆桂英,她的果敢与坚毅,激励着我们在生活中勇挑重担,奋勇向前。《雪莲花开》传递出的希望与坚韧,如同雪莲花般纯净而强大,给人以鼓舞。
在戏剧节现场,一名资深戏迷张先生的话道出了许多观众的心声:“戏演的就是老百姓的生活。”他指着台上正在表演的《七品芝麻官》说:“你看这芝麻官唐成,虽然官小但心系百姓,敢于和权贵斗争。这不就是我们身边那些为民请命的好干部吗?”
古装戏“混搭”现代风 戏曲圈粉年轻一代
在这届戏曲节上,记者看到年轻人明显增多。众多古装戏大胆融入现代元素,这些创新之举打破了传统戏曲与年轻群体之间的“次元壁”。
以往,传统古装戏在服装、道具、表演形式等方面都严格遵循古老的规范和传统,虽然韵味十足,但对于习惯了快节奏、追求新鲜感的年轻观众来说,难免有距离感。
如今,不少古装戏在保留戏曲核心韵味的基础上,巧妙加入了现代元素。在服装设计上,除经典的传统戏服,还融入了时尚的剪裁和流行的色彩搭配。
在音乐方面,传统戏曲的唱腔与现代音乐风格进行了有机融合。有的古装戏在保留原汁原味戏曲唱腔的基础上,加入了电子音乐等现代音乐元素,使戏曲的旋律更加富有层次感和节奏感。
科技助力,打造沉浸式戏曲体验。在一些大型古装戏演出中,舞台背景采用了LED屏幕,通过高清视频和动态特效展示了逼真的场景。同时,舞台上的灯光设计也十分精妙,能够根据剧情的发展和演员的表演营造出不同的氛围,增强了演出的感染力和观赏性。
一名95后的观众在看完一场融入现代元素的古装戏后激动地说:“以前觉得戏曲很枯燥,离我们的生活很远。但这次看的戏完全不一样,里面的服装、音乐和舞台效果都太酷了,让我对戏曲有了全新的感觉。”
戏曲沃土育芳华 梨园雅韵润天中
驻马店人对戏曲有着深厚的情感,究其根源是因为驻马店是众多戏曲诞生的摇篮,是戏曲文化生长与繁衍的肥沃土壤。
漫长的历史进程中,驻马店形成了丰富多样的民俗文化和艺术形式,为戏曲的产生和发展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
从先秦时期的歌舞、说唱,到汉代的百戏,再到唐宋时期的杂剧、说唱艺术,驻马店的民间艺术活动从未间断。这些早期的艺术形式不断演变、融合,逐渐孕育出了具有地方特色的戏曲艺术。例如,在宋代,驻马店就出现了以说唱故事为主的“诸宫调”,这种说唱形式为后来戏曲的唱腔和表演奠定了基础。
到了明清时期,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和市民阶层的壮大,戏曲艺术迎来了繁荣发展的时期。驻马店涌现出了许多民间戏班和戏曲艺人,他们走村串巷,为百姓表演各种戏曲节目。在这个过程中,驻马店的戏曲不断吸收周边地区的艺术元素,逐渐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和流派。
在传承经典的同时,驻马店的戏曲也积极拥抱时代,近年来,驻马店市演艺中心等院团创作了《皇家驿站》《樊粹庭》《杨靖宇》《血战雷岗》《金凤归来》等现代戏,以革命历史和本土文化为题材,弘扬正能量。
驻马店还是许多经典戏曲故事的发源地之一。例如,传统剧目《四进士》的故事就起源于上蔡县。该剧讲述了杨素贞因大嫂田氏的陷害而历经波折,最终在书吏宋士杰的帮助下胜诉的故事。这一故事被秦腔、京剧、豫剧等多种剧种演绎,成了久唱不衰的经典。
驻马店戏曲名家众多,像樊粹庭、万道同、周海水等这些大腕可谓家喻户晓。在驻马店的戏剧史上,女性艺术家让人印象深刻。鲁瑛从艺40余年,涉猎生、旦、净、末、丑各个行当,扮相漂亮,唱腔优美,是豫剧大师阎立品的黄金搭档。汪荃珍不仅获得了“亚洲最佳女旦角”的荣誉,还成为中国戏曲演员中的第一位硕士研究生,为豫剧的国际化传播作出了贡献。
在戏剧传承与创新的道路上,驻马店的青年才俊同样表现出色。关效宇是河南豫剧院青年团的团长,他注重传统剧目的复排与创新,以现代审美让传统剧目焕发生机。吴素真以其精湛的演技和深厚的艺术功底,多次荣获国内外大奖。
除了戏曲表演,驻马店在曲艺演奏方面也颇具实力。张付中以其精湛的技艺和深厚的音乐素养,成为曲剧音乐界的领军人物。他不仅在大型剧目中担任曲胡主奏,还通过抖音等网络渠道传播曲胡演奏技法。
驻马店的戏曲文化不仅存在于舞台之上,更深深融入市民的生活。从城市剧院到乡村戏台,从专业院团到民间班社,戏曲已成为驻马店人文化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
驻马店的戏曲艺术,既扎根于传统,又与时俱进,在历史与现代的交响中,书写着属于这片土地的文化传奇。
精彩推荐
- 想起那年阅兵
- 泌阳县:打造县域经济发展的“数字国道”
- 社保卡遗失不用慌!补换流程来了
- 孟庄村:文明之花绽放在振兴路上
- 省市场监管局调研组来驻调研信息化建设工作
- 传统与现代交融 戏韵与时代接拍
- 市生态环境局上蔡分局 增强责任意识 助力企业
- 驿城区原创情景剧杂技《烽火少年》震撼首演
- 我市汽车零部件产业迈向高质量发展新征程
- 看中医为何也要照B超、做CT?“望诊”融合现
- 市见义勇为协会为9名见义勇为英模子女发放助
- 烈日下的山顶救援
- 数据发布 7月份我国电商物流指数创年内新高
- 热知识!你该怎么抓特务?国安部“保姆级教程
- 前7个月河南省高技术产品出口额同比增长33.4%
- 国产盾构携“产品生态圈”出海
- 高铁电力故障可“秒级自愈” 河南造保护罩展
- 革命先驱王景瑞:矢志不渝跟党走
- 市委巡察工作领导小组召开第15次(扩大)会议
- 为9名见义勇为英模子女发放助学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