驻马店网

精神科护士的压力源

 有这么一群人,他们“总是在付出,常常被忽视”,护士作为医院的主要群体成员,除了扮演好工作、生活中各种角色,还要面对各种各样的压力,护理病情不同程度的患者。她们的心身健康不仅关系到自身状态,病人的康复,也关系到医院的整体服务质量。而精神病患

者在其症状的支配下,出现自杀、自伤、冲动、毁物、出走等行为,导致精神科护士负担重、风险高,责任大、压力强。通过一般资料调查、症状自评量表、工作压力源量表的调查,护士在躯体化、焦虑、抑郁、以及职业倦怠方面表现更为明显。

精神科护士的压力源主要来自以下几个方面:

一.患者层面  1.长期住院患者思维、行为异常、情感淡漠,护士很难与之有效沟通。2.精神病患者受其症状支配随时会发生意想不到的事件,护士工作中时刻处于高度紧张状态。3.精神疾病疗效差、易反复,患者及家属不理解,护士缺乏成就感。

二.自身因素  从护士的不同岗位,不同护龄,不同性别三个维度来说。

1.不同岗位  轮班护士的工作压力高于行政班护士,主要体现在责任大、风险高、生活不规律、时刻担心患者发生各种意外;他们除做好各项治疗外,还必须在病房内不停地巡视、观察患者,尤其夜班,是患者突发意外的高峰期,护士精力高度集中,才能保证患者安全,保证自身安全。

2.不同护龄  护龄10年左右的护士工作压力最强,这部分护士大多在病房内充当主力,责任大,风险高。不同护龄之间因知识结构不同,对工作量及时间分配问题作出的认知反应不同。无用的书面工作和非护理性的工作太多,护士缺乏成就感。

3.不同性别  精神科男护士的工作压力高于女护士,承受着来自社会、家庭中更大的压力,同一班次,病人出现各种紧急情况多由男护士处理。

三.护理管理  从医院薪酬及福利待遇、医院假期、晋升、深造机会、工作环境、这几个方面满意度进行考虑。

四.家庭原因  护龄10年左右护士在家庭中又处于上有老下有小、负担重的阶段。

五. 社会偏见  精神科护士社会地位低、缺乏家属与社会的理解,又因精神护理工作的非凡性,许多原本简单的事件,却因意外事故的发生,而变得复杂,导致护士牵涉到医疗纠纷。

驻马店市第二人民医院 黄小振

精彩推荐

下载安装手机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