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故事 攀龙附凤
“攀龙附凤”这则成语的“龙、凤”是形容有权势的人。比喻巴结或投靠有权势的人。
这个成语来源于《汉书·叙转下》。
西汉的开国皇帝刘邦,出身于一个农民家庭。刘邦三十岁时,当了秦朝沛县的一个乡村小吏——亭长。他为人豁达开朗,做事很有气魄,很多人都和他合得来。当地的萧何、樊哙、夏侯婴等,都是他的好朋友。
樊哙是刘邦的同乡,陈胜、吴广发动起义后,沛县县令惊恐万分,打算投起义之机响应陈胜,就派樊哙去召刘邦来相助。不料,刘邦带了几百人来时,县令又反悔了。于是,刘邦说服城里人杀了县令,带领二三千人马誓师起兵。
夏侯婴与刘邦也早就有交情。后来夏侯婴当了县吏,与刘邦交往更密切了。一天刘邦与他闹着玩,一不小心打伤了他。有人告刘邦身为亭长,动手打人,应当严惩,夏侯婴赶紧为他解释。不料,之后夏侯婴反以伪证罪被捕下狱,坐了一年多班房。之后刘邦在沛县起兵,他和樊哙主动参加,并担任部将。刘邦的势力逐渐发展后,有个名叫灌婴的人又来投奔他。灌婴是睢阳人,本为贩卖丝绸的小商人。
公元前208年,刘邦根据各路起义军开会的决定,带领人马西攻秦都咸阳。第二年初,刘邦大军兵临陈留,把营地扎在城郊,当地有个名叫郦食其的小吏前来献计。郦食其对刘邦说,此刻您兵不满万人,又缺乏训练,要西攻强秦,如进虎口。不如先攻取陈留,招兵买马,等兵强马壮后再打天下。郦食其还表示,他和陈留县令关系很好,愿意前去劝降;如县令不降,就把他杀了。
刘邦采纳了郦食其的计谋。郦食其连夜进陈留城劝说县令,但那县令不肯起义。于是郦食其半夜割下他的头颅来见刘邦。第二天刘邦攻城时,把那县令的头颅高悬在竹竿上,结果守军开城门投降。在陈留,刘邦补充了很多粮食、武器和兵员。
之后,郦食其又推荐了他颇有智勇的弟弟郦商,郦商又给刘邦带来四千人。刘邦任命郦商为副将,带领这支队伍西攻开封。之后,刘邦又战胜项羽,在公元前202年即皇帝位,建立了西汉王朝。
刘邦当皇帝后大封功臣,樊哙、夏侯婴、灌婴、郦商等人也先后被封为舞阳侯、汝阴侯、颍阴侯和曲周侯。
精彩推荐
- 正阳县花生机械制造产业以“新”促兴塑造发展
- 郝佩思:从贫民之子到铁血军人
- 关于组织“9·18”全省人民防空警报试鸣活动的
- 关于组织“9·18”全省人民防空警报试鸣活动的
- 防空警报试鸣公告
- 赓续红色血脉 凝聚奋进力量
- 母亲的荣誉证书
- 个体工商户信用评价指标国家标准发布
- 开发区科协科普讲座送上门 健康服务暖民心
- 河南省儿童入托、入学预防接种查验“掌上”可
- 河南2025级新生大数据新鲜出炉
- 正阳县纪委监委精准监督筑牢食品安全防线
- 2024年我国居民人均预期寿命比2020年提高1.1
- 8月我国快递业市场规模稳步拓展 持续涌现发展
- 河南:本轮降雨最强时段今日或将结束
- 驻马店市区302路、303路旅游专线暂停运营
- 我国再添4处世界灌溉工程遗产
- 多地取消出租车司机户籍限制,“松绑”的下一
- 市福利院以赛促练提升技能水平
- 驻马店抗战力量闪耀胜利日大阅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