着陆场完成全系统综合演练 静候神二十乘组归来
新华社酒泉11月2日电(李国利、董延荣)神舟二十号载人飞船近日将返回地球,东风着陆场2日晚完成最后一次全系统综合演练,全面检验夜间搜救回收任务组织指挥、协同配合以及应急保障能力。
神舟二十号返回搜救回收任务,是继神舟十四号、神舟十八号之后,第三次在夜间低温环境条件下执行任务。针对这一特点,东风着陆场着力构建“空地一体、立体协同”多维搜救体系,空中分队、地面分队、信息支援分队和搭载照明设备的无人机分队紧密配合,在着陆场区指挥部的统一指挥下,依次开展返回舱搜索、航天员救援、返回舱处置,以及警戒区建立和现场照明设备架设等工作,通过综合演练各方面能力得到了全方位检验与提升。
“夜间搜救的最大挑战是能见度低,而且着陆区地形复杂。通过演练,我们重点检验复杂条件下发现和处置返回舱的能力。同时,进一步强化指挥协同、空地协同、通信协同、力量协同,最大限度提升搜救回收效率。”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徐鹏介绍。
记者在演练现场看到,3架搭载高功率LED灯组的系留无人机在目标区域上空组成照明阵列,覆盖半径达300米左右,亮度能够充分满足返回舱作业照明需求,为航天员出舱、返回舱处置等各项工作开展提供可靠保障。
“相比传统地面照明方式,系留无人机具有续航时间长、覆盖范围广的显著优势,通过实时调整照射角度,可灵活满足现场不同位置的照明需求。”操作手吕天航表示。
为应对寒冷天气,确保航天员出舱后维持体温正常,东风着陆场对3台医监医保车进行低温环境适应性改造,车内温度可稳定维持在25摄氏度左右,同时搭载紧急供氧系统及生命体征监测设备,让航天员第一时间感受到家的温暖。
“地面分队已对着陆场区进行了全面勘察,规划出多条应急通行路线,并对车辆照明系统做了升级,确保在暗夜环境中能够以最快速度抵达现场。”地面分队小型搜索车驾驶员聂士超说。
自神舟二十号返回搜救回收任务启动以来,各搜救分队已开展多轮次针对性训练。空中分队先后进行了静态联调、动态测试、人员机降等训练;地面分队完成了沙漠地形驾驶、夜间驾驶、返回舱处置等训练项目。
目前,东风着陆场搜救装备完成性能调试,通信链路实现全时段覆盖,全体搜救队员正以最严谨的态度、最温暖的方式,静候航天员平安凯旋。
精彩推荐
- 童心播撒石榴籽 民族花开满园香
- 驻马店职业技术学院机电工程学院斩获省级大奖
- 市政协召开“提升我市高标准农田建设与管理水
- 王玲到平舆县调研
- 市区街头现智能换电柜 骑手“秒换电池”续航
- 《驻马店市中小学校幼儿园餐饮管理条例》公布
- 市知识产权维权保护中心入选2025年度国家级知
- 绽放在天中大地的民族团结格桑花
- 河南省歌剧团 2025年“中原文化大舞台” 驻马
- 教育部:2026年考研10月10日开始网上预报名
- 何大庙村:玫瑰产业“香”飘乡村振兴路
- 正阳:户外休闲产业助力群众“家门口”就业
- 注意!2025年度社保缴费基数上下限标准公布
- 我市全力备战“三秋”生产
- 市委党校举行2025年秋季学期主体班开学典礼
- 退伍老兵为公交司机送“暖心杯”
- 驻马店市公交公司:文明创建绘就城市新图景
- 河南2025级新生大数据新鲜出炉
- 一人革命全家支持 铁骨铮铮赤胆忠心
- 守正创新培根铸魂 砥砺奋进护航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