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舆县县直幼儿园家园共育绘就民族团结“同心圆”
童心播撒石榴籽 民族花开满园香
——平舆县县直幼儿园家园共育绘就民族团结“同心圆”
记者 张遥驼
周一清晨,伴随着激昂的国歌,孩子们昂首挺胸,在老师的带领下行注目礼、共唱国歌,稚嫩的笑脸上洋溢着幸福的光彩。
“同升一面旗,共爱一个家”的升旗仪式,正是平舆县县直幼儿园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融入教书育人全过程的一个缩影。作为拥有60多年办园历史的省级示范幼儿园,平舆县县直幼儿园始终秉持“润物细无声”的教育理念,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融入教学、活动、家园共育全链条,把民族团结的种子根植在孩子的内心,让红彤彤的石榴花开满校园。
立心铸魂 做民族团结的播种人
“我们要做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播种人,让爱我中华的种子在每个幼小心灵中生根发芽。”定期开展的党课,成为平舆县县直幼儿园教职工做好民族团结工作的充电站。
幼儿园创新构建“党建+民族团结”特色育人模式,建立常态化学习机制,通过专题学习、主题党日活动等载体,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深度融入教育教学全过程,让民族团结进步的旗帜在校园高高飘扬。
建立三级责任体系。由园长任组长,副园长和学段主任任副组长,各班主任为成员,围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开展专业培训,形成全员参与模式。今年以来,幼儿园已开展专题辅导讲座5场,培训教职工300多人次,确保每位教师都成为民族团结的践行者和传播者。
融入师德师风建设。幼儿园创新开展“红色育苗”工程,通过设立“党员示范岗”,开展“微党课”,组织参观红色教育基地等活动,让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深入人心。
课堂融情 把团结故事入脑入心
“我们用孩子们喜欢的方式讲述中华民族的故事,让各年龄段幼儿在寓教于乐中感受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幼儿园园长梁汪介绍,教师们精心设计的特色活动,让课堂成为播撒“民族团结进步石榴籽”的主阵地。
面对3岁至6岁幼儿的认知特点,幼儿园成立教研小组,围绕“如何在体育活动中巧妙融入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怎样用童言童语讲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主题开展教研活动,整理出歌谣、舞蹈、绘画、服装、影音、游戏等10多项特色内容。
针对教师教学水平,幼儿园常态化开展教学提升行动。在“磨炼基本功,讲好一节课”赛课活动中,教师们精心设计课程,提升讲述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专业化水平;在“中华民族传统节日”同课异构活动中,教师们在观摩对比中提高教学水平。
环境育人 让民族文化可触可感
走进平舆县县直幼儿园,浓郁的民族团结氛围扑面而来。门口可爱的红石榴娃娃雕塑,“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的标语,中华民族大家庭手工主题墙……精心设计的文化氛围,处处彰显着环境育人的匠心独运。
“让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在环境教育中自然萌发。”幼儿园园长梁汪表示,幼儿园打破“课堂说教”局限,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从口号变为可感知、可参与的日常。
校园环境浸润童心,多彩活动“润物无声”。通过开展“绘画颂中华,绽放团结花”比赛,深化对党徽、国旗、天安门、长城、黄河等各民族共有共享的中华文化符号和中华民族形象的认识;通过“小脚丫走祖国大好河山”活动,让幼儿们分享交流对各地美景的感受,加深对祖国妈妈的热爱;开展“讲红色故事比赛”,讲述家乡抗日民族英雄杨靖宇的英雄事迹,把红色文化的种子深埋在孩子心里……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体验活动,孩子们在潜移默化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同时,幼儿园还积极进行家校互动,定期邀请家长走进课堂讲述身边的民族团结故事;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题展览,组织家长和幼儿共同绘画、制作手工、完成摄影,让教育从“园所内”延伸到“园所外”,形成“教育一个孩子,引导一个家庭,影响整个社会”的良好氛围。
从课堂上的故事,到活动中的欢笑,再到家园携手共育,平舆县县直幼儿园处处呈现生机勃勃、积极向上、民族团结一家亲的和谐氛围,美丽的石榴花绽放在校园每个角落。
精彩推荐
- 科技赋能助力纺织服装产业转型升级
- 花庄镇:培育红薯产业助力乡村振兴
- 驻马店“十四五”应急管理体系建设成效显著
- 平舆:跨境电商领跑数字经济新赛道
- 300余幅珍贵图片 展现驻马店60年辉煌成就
- 黄淮学院动画学院获奖数量创新高
- 烟火气里藏“文脉” 这12条街入选省级旅游休
- 驻马店启动优化消费环境三年行动
- 平舆县人民检察院规范网络营销行为 守护群众
- 首部生态环境监测专门行政法规公布,有何亮点
- 全国冬小麦播种过九成 其中黄淮海近九成半
- 西平县纪委监委监督推动“高效办成一件事”
- 冬夜铡草暖
- 教育部等5部门发布20条举措,实施学生体质强
- 河南调整部分饮用水水源保护区
- 驻马店市新增49家地理标志专用标志使用企业
- 龟鹿药业以药为媒聚同心
- 市科技馆研学线路入选全国“十佳”
- 我市新增49家地理标志专用标志使用企业
- 全市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宣讲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