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羊倌”的致富“密码”
记者 邓丹华 王朝朝 通讯员 吴松 李理
“赶上麦收季节,得抓紧时间买30吨小麦秸秆,好与花生秧、豆秆搭配,作为1000多只羊的饲料。虽然现在每天都很忙,但是看着十几个棚里体格良好、生长发育快的羊感觉很充实。”日前,在汝南县南余店乡徐庙村宏图胡羊养殖基地,负责人丛霞一边在羊棚里巡查,一边向慕名而来的记者介绍养殖场的情况。
丛霞今年43岁,2016年以前在南方一个大型胡羊养殖基地打工。有创业想法的她,一边打工一边熟记胡羊养殖的饲料搭配比例、育肥方法、繁殖季节安排、防疫时间、品种选优等,并勤学好问,把养殖技术及各个环节牢记心间。
2018年10月,丛霞用打工10多年的工资作为启动资金,买了200只胡羊,并租用邻村的简易羊棚,和丈夫一起开始了胡羊养殖的创业路。有着熟练的养殖技术,加上不怕吃苦的精神,至2020年春节,丛霞的养殖场共出栏胡羊1500多只,收入颇丰。
2020年底,有着刚毅的性格、敢想敢干的丛霞决定自建羊棚,进一步扩大胡羊的养殖规模。2021年初,她在乡里的大力扶持下,经国土部门审批后租赁了20多亩荒地,投资500多万元又引进了600多只胡羊种羊,并建成了12个标准化养羊棚,进行胡羊繁殖、育肥规模化发展。丛霞凭着韧劲一步一步地实现着自己的致富梦。3年来,依靠养羊发“羊财”的丛霞日子越过越好,但她没有忘记带富乡邻。新的标准化养羊棚建成后,她注册成立了宏图胡羊养殖专业合作社,通过“合作社+农户(监测户)”的形式,帮助有养殖胡羊意向的23户群众致富,户均年增收1.5万多元。
“胡羊比本地山羊好照顾,适宜圈养,不易生病,长得快,体格大,效益高。现在市场上缺肉羊,只要养出来就能赚钱,育肥羊一只能赚五六百元。”丛霞说,留守妇女一年养羊十几只、二十几只,既照顾了小孩上学,又轻轻松松收入一两万元。近年来,在南余店乡还有很多像丛霞一样的养殖能手,在乡村两级的引导和扶持下,通过发展肉鸽、羊、肉牛、獭兔、鸭、鹅等迈上了致富路,有的还发展成了养殖龙头企业。他们带动全乡1000多户群众共同扩大特色养殖业规模,不断推动农业产业升级,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为南余店乡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有效衔接乡村振兴注入了生机与活力。
精彩推荐
- 郑春红:扎根基层办实事 履职尽责为人民
- 驻马店:强化监督 拧紧安全生产“责任阀”
- 泌阳县:凝心聚力抗旱情全力以赴保秋粮
- 和兴镇多举措协调水资源
- “出彩确山人”楷模发布厅暨全国道德模范先进
- 泌水街道线上线下联动 反诈宣传深入人心
- 关于禁止在宿鸭湖水库水域从事涉水活动的通告
- 驻马店市发布8月份自然灾害和安全生产风险分
- 8月1日起 河南全面实现生育津贴直发个人
- 占GDP比重再增加 “三新”经济增速说明什么?
- 国家发展改革委部署下半年九方面工作
- 新华解码丨保障超龄劳动者权益!我国拟出台新
- 上半年 可再生能源新增装机同比增99.3%
- 驻马店继续发布高温橙色预警
- 市天中公证处破解涉外不动产继承困局
- 市第十小学分校正式开工建设
- 摇夏的蒲扇
- 土店村不“土”饺子宴劲吹文明风
- 开国少将周庆鸣:烽火淬忠诚 奋斗写华章
- 国网驻马店供电公司党员先锋在一线 抗旱保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