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义和的幸福事
通讯员 冯淮
“打竹板,呼啦啦,我给共产党夸一夸;共产党,真是好,发了扶贫发低保。……扶贫干部真是好,下着大雪往这儿跑,叫我吃里好、穿里好,人家帮助我卫生搞。”走进泌阳县郭集镇石子村,经常能看到一位70多岁的老人,充满激情地打着快板,唱着自己编写的顺口溜,周边围着几个吆喝的大人,还有一群孩子跑来跑去。
这位老人是个五保户,名叫郭义和,今年71岁了。2016年精准扶贫以来,郭义和充分享受到了扶贫政策的好处,对共产党执政举双手拥护,自觉站出来宣传党的好政策,还制作成小短片发在“快手”上,成为远近闻名的“小能人”。而郭义和最为人称赞的,还要数他14年不离不弃、无微不至照顾老娘的故事。
新中国成立前,郭义和的父亲是当地一个小地主,虽然有地,但日子过得很穷,当地人称为“破烂地主”。新中国成立后,虽然土地分给了群众,但地主的名号却影响着一家两代人。郭义和是新中国成立后第二年出生的,见证了共和国的发展历程,也见证了“破烂地主”父亲被批斗的各种场景。
后来,郭义和的父亲不到50岁就去世了,他的母亲带着他和他兄弟一起生活。在那个时代,成分不好,上学是受影响的。小学一年级没上完,他就离开了学校。同样因为这个原因,没人说亲,郭义和慢慢成了大龄青年,后来又成了单身汉。
石子村土地贫瘠,交通不便,人们思想落后,很多人一辈子守着黄土地过着无以为继的生活。郭义和也是这样,守着几亩薄田,养活自己的母亲。日子虽然清贫,但有母亲相伴,郭义和也落个知足常乐。
2006年,77岁的母亲病倒了,卧床不起。时年57岁的郭义和,开始了床头侍母的生活。
平日里,郭母吃喝拉撒都不能自理,郭义和像照顾婴儿一般呵护着母亲。为了让母亲生活得更加幸福,他买来尿不湿随时更换,确保床铺干燥;母亲不喜欢喝稀饭,他为母亲做小水饺、小点心,变着法哄老人家开心;夏天的时候,他每天烧盐水为母亲洗身子;冬天里,他把母亲推出来晒太阳;下地干活时,他也要定时回家看一看……
都说久病床前无孝子,但郭义和没有发过脾气。这样的生活,持续了14年。
早些年,郭义和家的老房子塌了一个角,但他没整修,而是把微薄的收入优先用到母亲身上。
虽然母亲生活不能自理,但头脑清醒,说话正常。
“义和啊,全中国就数你孝顺哩!”郭母感叹着儿子的好。
“义和啊,你没有成家,我给你舅说了,你两个老表带着工资回来养活你!”郭母有时也编着小笑话哄郭义和开心。
“你让我再活几年里?”郭母问。“再活十年!”郭义和笑答。“中中中……”郭母很满意。
“义和啊,你有钱吗?”
“有呀,你也有工资,我也有工资,咱俩都有工资。国家政策好,给咱发钱!你放心吧,你想吃啥我就给你买点啥!”郭义和笑着给母亲说。
“你烦我不?”
“没有,我再咋侍候,我都不厌烦。不光我管你,还有扶贫干部管你,国家管你。”郭义和坚定地说。
2020年8月,郭母去世。
母亲走了,郭义和怅然若失,一个人时,心里非常难受,他时常悠到村西的岗上大哭一阵。
你陪我长大,我陪你变老。郭义和做了一件平凡的事,但却透着人间真情。他的孝行义举感染了很多人,大家争相学习,把他当成榜样。
而在郭义和心里,孝顺母亲,是他最幸福的事。
精彩推荐
- 郑春红:扎根基层办实事 履职尽责为人民
- 驻马店:强化监督 拧紧安全生产“责任阀”
- 泌阳县:凝心聚力抗旱情全力以赴保秋粮
- 和兴镇多举措协调水资源
- “出彩确山人”楷模发布厅暨全国道德模范先进
- 泌水街道线上线下联动 反诈宣传深入人心
- 关于禁止在宿鸭湖水库水域从事涉水活动的通告
- 驻马店市发布8月份自然灾害和安全生产风险分
- 8月1日起 河南全面实现生育津贴直发个人
- 占GDP比重再增加 “三新”经济增速说明什么?
- 国家发展改革委部署下半年九方面工作
- 新华解码丨保障超龄劳动者权益!我国拟出台新
- 上半年 可再生能源新增装机同比增99.3%
- 驻马店继续发布高温橙色预警
- 市天中公证处破解涉外不动产继承困局
- 市第十小学分校正式开工建设
- 摇夏的蒲扇
- 土店村不“土”饺子宴劲吹文明风
- 国网驻马店供电公司党员先锋在一线 抗旱保秋
- 黄淮学院召开樊粹庭诞辰120周年学术研讨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