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球盖菇出菇管理技术
□ 魏银初 班新河 史红鸽
大球盖菇又名皱环球盖菇、酒红球盖菇,商品名称为赤松茸。大球盖菇是联合国粮农组织向发展中国家推荐栽培的特色品种之一,也是国际食用菌市场上交易的主要食用菌之一。大球盖菇抗逆性强,适应温度范围广,可在6℃~30℃范围内出菇。大球盖菇是典型的草腐菌,抗杂能力强,栽培技术简单粗放,培养料为麦草、玉米秸、稻草等农作物秸秆,可采用发酵料栽培,也可直接用生料栽培,栽培后的废料可直接返田改良土壤、增加肥力。大球盖菇栽培模式多样,可以设施栽培,也可以露地栽培;可以大田栽培,也可以林下栽培。发展大球盖菇生产,可以使作物秸秆得到有效利用,是实现我市农村产业扶贫、乡村振兴的有效途径,符合我市发展以秸秆资源为基料的食用菌生产产业政策,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经过近3年的推广、应用,我市大球盖菇栽培范围及规模逐年递增,效益明显,发展势头强劲。随着气温回升,大球盖菇已进入出菇适宜期,现将其出菇管理技术介绍如下:
大球盖菇菌丝生长阶段适宜温度为5℃~35℃,最适宜温度为25℃~30℃;培养基含水量70%左右,通风良好,无须光照。经过3至5个月的菌丝生长,当菌丝基本长透培养料及覆土层时,覆土层中的菌丝束分枝上就会出现米粒大小的菇蕾,这时应逐渐转入出菇管理。
出菇管理的重点是保温、保湿、散射光照及通风换气等。大球盖菇原基形成和子实体发育适宜温度为6℃~30℃,最适宜温度为15℃~26℃,空气相对湿度为90%~95%。在半遮阳、氧气充足的条件下,产量高,菇体色泽艳丽、健壮。出菇期间,可采取调控光照、喷水时间、通风时间等措施使环境温度处于理想范围。采用黑色地膜覆盖畦床的,为创造适宜出菇的环境,可在畦床上搭设遮阴小拱棚。根据畦床温度及光照的不同情况,小拱棚上可覆盖一层薄膜和一层遮阴网。采用农作物秸秆覆盖畦床的,可结合喷水扒动草被,使覆土层上接触秸秆的菌丝断裂,促使菌丝向下生长、扭结形成菇蕾。同时,要采用微喷系统及时喷洒出菇水,做到少喷勤喷,保持菇床覆盖物及覆土层呈湿润状态,空气相对湿度在90%~95%。出菇期的喷水原则是诱导幼菇发生时少喷勤喷,菇多多喷、菇大多喷、晴天风大多喷、阴天雨天少喷或不喷,保持覆土层湿润。
子实体从现蕾(即露出白点)到成熟需要5天~10天。温度低,菇体生长缓慢、肥厚,不易开伞;温度高,菇体生长较快、朵形小,易开伞。当大球盖菇菌幕即将破裂、菌盖向内弯卷尚未开伞时,即可采收。采菇的时候,用手抓住菌柄末端轻轻旋转采下,去除菌柄末端的泥土就可以进行出售,或者进行冷藏和深加工。鲜菇放在2℃~5℃的环境下可保鲜2天~3天。整个生长期可采收三四潮菇,每潮菇相间15天~25天。
(作者分别系国家食用菌产业技术体系驻马店综合试验站站长、市农科院副研究员、市农科院助理研究员)
精彩推荐
- 郑春红:扎根基层办实事 履职尽责为人民
- 泌阳县:凝心聚力抗旱情全力以赴保秋粮
- “出彩确山人”楷模发布厅暨全国道德模范先进
- 驻马店:强化监督 拧紧安全生产“责任阀”
- 和兴镇多举措协调水资源
- 泌水街道线上线下联动 反诈宣传深入人心
- 关于禁止在宿鸭湖水库水域从事涉水活动的通告
- 8月1日起 河南全面实现生育津贴直发个人
- 驻马店市发布8月份自然灾害和安全生产风险分
- 新华解码丨保障超龄劳动者权益!我国拟出台新
- 上半年 可再生能源新增装机同比增99.3%
- 国家发展改革委部署下半年九方面工作
- 驻马店继续发布高温橙色预警
- 占GDP比重再增加 “三新”经济增速说明什么?
- 褚堂街道精准帮扶助力抗旱
- 平舆县:全域总动员 抗旱保秋粮
- 黄淮学院召开樊粹庭诞辰120周年学术研讨会
- 韩集镇打井抗旱解民忧
- 摇夏的蒲扇
- 土店村不“土”饺子宴劲吹文明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