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栽越夏香菇关键技术与常见问题的处理
□ 魏银初 班新河
我市春栽香菇种植面积在逐年增加,尤其是今年面积增加三成,但大部分菇农对这个模式技术还未掌握,有必要对该模式进行普及推广。
一、培菌期管理
冬春栽培时气温低,接种后以增温、促快发、早定植为主。菌袋摆放可以堆高一些,可摆10层~15层高,但排与排之间要留有空隙,当气温升高时再转换成“井”字形排放。接种后第一周内要想法使料温达到24℃~
随着香菇菌丝的定植和发育,料内温度会高出室温3℃~
当接种穴的菌丝发展到
接种后30天左右,接种穴与穴菌丝已基本相连,可进行第二次制孔,孔深
注意事项:
1.培菌室内干净、干燥、通风良好,微光或黑暗。
2.每隔10天左右翻堆一次,并及时挑杂菌,发现杂菌及时妥善处理。
3.室温超过
4.刺孔后注意通风降温,降低菌袋摆放高度。
二、越夏管理
必须在
三、出菇管理
10月份,气温降至
1.秋菇的管理。10月~11月底,气温逐渐降低,越夏后的菌袋经过半年的营养积累,已具备出菇条件,外界条件适宜时,即可进行出菇管理。秋菇管理技术简单,但气温偏高,香菇生长快,难以培育优质香菇,所以此期以培育厚菇和中档花菇为主。
(1)催蕾。当日平均气温降至
(2)幼菇期管理。幼菇长至
(3)采菇后管理。采收第一茬菇后复菌管理7天~10天,采用注水器补水,当补水至菌袋初始重量的90%时,再进行下一茬菇的管理,秋菇一般可采收1茬~2茬。
2.冬菇的管理。12月至第二年3月初这一时期,气温低,空气干燥,是培育花菇的有利时期,采取相应的技术措施可培育优质花菇,提高整体种菇效益。
(1)补水与催蕾。复菌后采用注水器补水,补水要适量,以菌棒渗出黄水为宜。外界气温降至5℃~
(2)开口定位。菇蕾批量形成后,每袋预留较好的菇7朵左右,在菇蕾处用小刀割开塑料膜2/3,留下1/3,以利于保湿,多余的弱小菇用小刀割除。
(3)蹲菇催花。幼菇开口后,气温要求5℃~
(4)保花管理。花菇催出后,为使菌盖继续增大、增厚、裂纹增宽、花纹增白,仍需进行一段保花管理。要求棚内温度5℃~
3.春菇的管理。根据本地的自然气候特点,3月下旬以后气温回升较快,气温在
(作者系国家食用菌产业技术体系驻马店综合试验站站长、团队成员、市农科院副研究员)
精彩推荐
- 郑春红:扎根基层办实事 履职尽责为人民
- 驻马店:强化监督 拧紧安全生产“责任阀”
- 泌阳县:凝心聚力抗旱情全力以赴保秋粮
- 和兴镇多举措协调水资源
- “出彩确山人”楷模发布厅暨全国道德模范先进
- 泌水街道线上线下联动 反诈宣传深入人心
- 关于禁止在宿鸭湖水库水域从事涉水活动的通告
- 驻马店市发布8月份自然灾害和安全生产风险分
- 8月1日起 河南全面实现生育津贴直发个人
- 占GDP比重再增加 “三新”经济增速说明什么?
- 国家发展改革委部署下半年九方面工作
- 新华解码丨保障超龄劳动者权益!我国拟出台新
- 上半年 可再生能源新增装机同比增99.3%
- 驻马店继续发布高温橙色预警
- 市天中公证处破解涉外不动产继承困局
- 市第十小学分校正式开工建设
- 摇夏的蒲扇
- 土店村不“土”饺子宴劲吹文明风
- 开国少将周庆鸣:烽火淬忠诚 奋斗写华章
- 国网驻马店供电公司党员先锋在一线 抗旱保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