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服降糖药的分类和作用特点
磺酰脲类促胰岛素分泌药。作用机制:通过刺激胰岛B细胞分泌胰岛素,增加体内的胰岛素水平而降低血糖,故要求患者胰岛仍有一定的功能。另外磺酰脲类也能提高靶细胞对胰岛素的敏感性,长期应用还能诱导胰岛素受体数目增多、亲和力增强。
代表药物:格列齐特、格列吡嗪等。
特点:较严重的不良反应为持续性低血糖。
注意辩证用药
a、空腹血糖较高者宜选用长效的格列齐特和格列美脲;餐后血糖升高者宜选用格列吡嗪、格列喹酮。
b、对轻、中度肾功能不全者,宜选用格列喹酮。糖尿病合并严重肾功能不全时,则应改用胰岛素治疗。
c、对既往发生心肌梗死或存在心血管疾病高危因素者,宜选用格列美脲、格列吡嗪,不宜选用格列本脲;急性心肌梗死者,急性期可使用胰岛素,急性期后再选择磺酰脲类。
d、应激状态如发热、昏迷、感染和外科手术时,口服降糖药必须换成胰岛素治疗。
e、促胰岛素分泌药须在进餐前即刻或餐中服用,因为服药后不进餐会引起低血糖。
非磺酰脲类促胰岛素分泌药
作用机制:促进胰岛素分泌。
代表药物:瑞格列奈
特点:a、降糖作用迅速,被称为餐时血糖调节剂。需餐前15分钟内服用,对患者用药依从性要求较高。
b、此类药物主要经肝脏代谢,肾损害的患者无需调整剂量。
三、胰岛素增敏剂
作用机制:增加骨骼肌、肝脏、脂肪组织对胰岛素的敏感性,提高细胞对葡萄糖的利用而发挥降低血糖的疗效,同时可以改善胰岛素抵抗。
代表药物:罗格列酮,吡格列酮等
特点:明显降低空腹血糖、胰岛素和 C肽水平,起效慢,单独使用时不导致低血糖
四、a葡萄糖苷酶抑制剂
作用机制:通过竞争性抑制双糖类水解酶a葡萄糖苷酶的活性,减慢淀粉等多糖分解为双糖和单糖;延缓单糖的吸收,降低餐后血糖峰值。
代表药物:阿卡波糖、伏格列波糖,米格列醇
不良反应:胃肠反应较多,如腹胀、腹泻、肠鸣音亢进等,会使排气量增加,故有肠梗阻的患者禁用。
特点:a、适用于以碳水化合物为主要食物和空腹血糖正常但餐后血糖升高的患者。
b、单独服用不会引起低血糖,但与其他降糖药合用可出现,此时应直接给予葡萄糖,给蔗糖或淀粉类无效。
五、双胍类
作用机制:增加基础状态下糖的无氧酵解,抑制肠道内糖的吸收,增加糖的外周利用,减少糖原生成和肝糖输出。
代表药物:二甲双胍,苯乙双胍
特点:a、首选用于单纯饮食控制及体育锻炼治疗无效的2型糖尿病,特别是肥胖的2型糖尿病患者。
b、此类药物不与血浆蛋白结合,肾功能不全的患者易发生乳酸酸中毒。c、二甲双胍会增加老年糖尿病患者维生素B12缺乏的风险,需在用药后定期监测维生素B12水平。
六、钠-葡萄糖协同转运蛋白2抑制剂(SGLT2i)
作用机制:通过抑制近端肾小管钠葡萄糖共转运蛋白 2的活性增加尿葡萄糖排泄,从而达到降糖作用。
代表药物:达格列净、恩格列净
特点:a、不适用于1型糖尿病和酮症酸中毒者。
b、由于其降糖机制并不依赖胰岛素,因此极少发生低血糖。
c、SGLT2i 具有明确的心血管及肾脏获益。
d、SGLT2i 常见的不良反应为泌尿生殖系统感染、血容量减少等。
七、二肽基肽酶-4抑制剂(DPP4i)
作用机制:通过抑制二肽基肽酶Ⅳ活性提高内源性胰高糖素样肽1(glucagon-like peptide 1,GLP-1)的水平,葡萄糖浓度依赖性地促进内源性胰岛素分泌,抑制胰高血糖素分泌,降低血糖。
代表药物:西格列汀
特点:a、中效、稳定地降低糖化血红蛋白。
b、多数 DPP4i 为日制剂(维格列汀每日两次),曲格列汀为周制剂。
c、该类药物单独应用时一般不出现低血糖,对体重影响中性,胃肠道反应少,较适用于老年患者。
d、若怀疑患者出现胰腺炎,应停止使用本类药物
对单用一种降糖药效果不理想的患者,大多需联合用药。患者需面诊医生,根据血糖水平、基础疾病及肝肾功能状态合理联用不同作用机制的降糖药物。(驻马店市第二人民医院药学部赵俊杰)
精彩推荐
- 郑春红:扎根基层办实事 履职尽责为人民
- 驻马店:强化监督 拧紧安全生产“责任阀”
- 泌阳县:凝心聚力抗旱情全力以赴保秋粮
- 和兴镇多举措协调水资源
- “出彩确山人”楷模发布厅暨全国道德模范先进
- 泌水街道线上线下联动 反诈宣传深入人心
- 关于禁止在宿鸭湖水库水域从事涉水活动的通告
- 驻马店市发布8月份自然灾害和安全生产风险分
- 8月1日起 河南全面实现生育津贴直发个人
- 占GDP比重再增加 “三新”经济增速说明什么?
- 国家发展改革委部署下半年九方面工作
- 新华解码丨保障超龄劳动者权益!我国拟出台新
- 上半年 可再生能源新增装机同比增99.3%
- 驻马店继续发布高温橙色预警
- 市天中公证处破解涉外不动产继承困局
- 市第十小学分校正式开工建设
- 摇夏的蒲扇
- 土店村不“土”饺子宴劲吹文明风
- 国网驻马店供电公司党员先锋在一线 抗旱保秋
- 黄淮学院召开樊粹庭诞辰120周年学术研讨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