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移风易俗中涵养文明乡风
丁新伟
“平时有点小摩擦的邻里也开始说话了,主要就是靠镇上办的这些活动。”让村民们纷纷点赞的这些活动,是商丘市睢县西陵寺镇举办的志愿文明实践活动。
移风易俗走实、走深、走心,群众才能切身感受到新变化,主动告别各种陋习,争当文明乡风的建设者。每个村每月做一顿孝心餐,村民们聚在一起给长者煮饭端饭、修剪指甲等;各村委根据实际情况每月举办一期幸福文化节,百姓宣讲员为村民讲微党课,村党支部书记通报和安排村里各项工作,文艺志愿者为老人表演文艺节目,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近年来,西陵寺镇持续开展志愿文明实践活动,一系列移风易俗举措在潜移默化中引导群众见贤思齐,乡风民风美起来、人居环境美起来、文化生活美起来。
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特征,区域协调发展是实现共同富裕的必然要求。乡村发展是历史命题,也是时代课题。乡村振兴,乡风文明是保障;文明乡风,移风易俗是关键。农村很多民风习俗有着深厚的社会基础和文化底蕴,对于维持乡村的稳定和谐运转具有重要作用。但近年来,有些地方出现了高价彩礼、铺张浪费、人情攀比等现象,不但违背了乡土风俗的初衷,还增加了农民群众的负担。乡村是要有人情味,但不该背人情债,要在传统礼俗和陈规陋习之间划出一条线,告诉群众什么是提倡的,什么是反对的。保留“人情味”、遏制“人情债”,必须做好规范和引导,推动移风易俗。
河南是农业大省,深入推进农村移风易俗,才能推动形成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近年来,我省先后出台《关于进一步推进移风易俗 建设文明乡风的实施意见》《河南省开展高价彩礼、大操大办等农村移风易俗重点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治理实施方案》,把“抵制铺张浪费、高额彩礼、厚葬薄养、大操大办等陈规陋习,树立文明节约健康的时代新风”理念,付诸千乡万村生动实践。
全省各地根据实际情况出台红白事操办具体标准,出台党员干部操办婚丧喜庆事宜的规范性文件,让移风易俗的“软要求”转化为“硬约束”;开展“文化进万家”“中原舞翩跹”广场舞大赛、“我的乡村文化合作社”才艺大赛、“咱村有戏”、农民运动会、村晚等特色文化体育活动,繁荣发展乡村文化,倡导文明生活方式;在“星级文明户”创建活动中增设“移风易俗星”,在“乡村光荣榜”活动中,把带头遵守移风易俗相关要求作为“好媳妇、好乡贤、群众组织好会长、好党员、好支书”等推选内容……把移风易俗融入农民的日常生活,文明新风潜移默化融入群众心里,淳朴清朗、向上向善的文明新风,劲吹中原大地。
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农村移风易俗绝非一日之功。乡村振兴持续推进,城乡互动日益紧密,告别旧习俗,拥抱新风尚,移风易俗必须常抓不懈。出实招、用真功,创新用好村规民约等手段,倡导性和约束性措施并举,绵绵用力,成风化俗,移风易俗定能推动基层治理焕发新气象,为乡村振兴持续注入文明力量。
(转自2024年10月22日《河南日报》)
精彩推荐
- 郑春红:扎根基层办实事 履职尽责为人民
- 驻马店:强化监督 拧紧安全生产“责任阀”
- 泌阳县:凝心聚力抗旱情全力以赴保秋粮
- “出彩确山人”楷模发布厅暨全国道德模范先进
- 和兴镇多举措协调水资源
- 泌水街道线上线下联动 反诈宣传深入人心
- 关于禁止在宿鸭湖水库水域从事涉水活动的通告
- 驻马店市发布8月份自然灾害和安全生产风险分
- 国家发展改革委部署下半年九方面工作
- 8月1日起 河南全面实现生育津贴直发个人
- 占GDP比重再增加 “三新”经济增速说明什么?
- 上半年 可再生能源新增装机同比增99.3%
- 新华解码丨保障超龄劳动者权益!我国拟出台新
- 驻马店继续发布高温橙色预警
- 市第十小学分校正式开工建设
- 市天中公证处破解涉外不动产继承困局
- 摇夏的蒲扇
- 土店村不“土”饺子宴劲吹文明风
- 国网驻马店供电公司党员先锋在一线 抗旱保秋
- 平舆县:全域总动员 抗旱保秋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