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媒观豫丨在洛阳博物馆,品味这抹千年前的微笑
如果说
残缺也是一种美
这一抹1500年前的微笑
值得细细品味
今天,一起来看泥塑佛面像
01
微微一笑,弧度刚好
1500年前的北魏
有这样一抹微笑
嘴角微微上翘
鼻梁竖直挺拔
面部有点“婴儿肥”
即使只有残缺的半张脸
那从容慈祥、舒展沉稳的表情
雍容华贵、器宇轩昂的气质
尽显无遗
这件泥塑佛面像
残高约25厘米
出土于洛阳永宁寺塔基遗址
△洛阳永宁寺塔基遗址
据专家推测
完整佛像的脸部长度
约为40至50厘米
如果佛像呈站立身姿的话
整体高度应在3米左右
是彼时永宁寺供奉的最大佛像
02
从清秀到雍容
1500多岁的残片不冰冷
北魏时期
佛教盛极一时
根据《洛阳伽蓝记》记载
当时洛阳城内的佛寺
有1300多座
著名的龙门石窟
就是北魏开始开凿的
△龙门石窟
从造像风格上看
北魏佛像
不再似前朝一般清秀
而呈现出圆润雍容的艺术气质
这是孝文帝推崇汉文化
进行民族大融合的背景下
佛教趋于本土化
成为人们的精神力量、审美理想
和艺术体现的现实写照
佛像不再冰冷
而成为与人们对视和交流的
鲜活生命体
△云冈石窟
研究者指出
泥塑佛面像的唇线清晰而饱满
很可能是一笔而成
下刀果断、没有犹豫
可见古代工匠技艺之高超
03
他为何只剩下半边脸?
佛面像为何只剩半张脸?
故事要从1500多年前的
一个雷雨天说起
彼时,泥塑佛面像供奉在
北魏洛阳皇家寺院永宁寺
永宁寺木塔一共九层
高约为136米
这样高的木塔
在中国建筑史上绝无仅有
中国现存最高的木塔
是山西应县木塔,高约67米
△永宁寺木塔复原模型
公元534年
永宁寺木塔被雷电击中
引起了火灾
大火持续燃烧了三个月
昔日高耸入云的佛塔
只存在了十几年的光景
便灰飞烟灭
幸运的是,经历大火之后
泥塑佛面像和一些小而精的人造像
保存了下来
△永宁寺塔基遗址出土的人造像 洛阳博物馆藏
即使身形已经残缺
原有的彩绘也消失殆尽
但只要它们存在
就为中国古代美学和佛教造像史
提供了珍贵的实物资料
浅浅的微笑
记录着历史
留下了无限的遐想空间
焕发着迷人的艺术魅力
精彩推荐
- 郑春红:扎根基层办实事 履职尽责为人民
- 驻马店:强化监督 拧紧安全生产“责任阀”
- 泌阳县:凝心聚力抗旱情全力以赴保秋粮
- 和兴镇多举措协调水资源
- “出彩确山人”楷模发布厅暨全国道德模范先进
- 泌水街道线上线下联动 反诈宣传深入人心
- 关于禁止在宿鸭湖水库水域从事涉水活动的通告
- 驻马店市发布8月份自然灾害和安全生产风险分
- 8月1日起 河南全面实现生育津贴直发个人
- 占GDP比重再增加 “三新”经济增速说明什么?
- 国家发展改革委部署下半年九方面工作
- 新华解码丨保障超龄劳动者权益!我国拟出台新
- 上半年 可再生能源新增装机同比增99.3%
- 驻马店继续发布高温橙色预警
- 市天中公证处破解涉外不动产继承困局
- 市第十小学分校正式开工建设
- 摇夏的蒲扇
- 土店村不“土”饺子宴劲吹文明风
- 国网驻马店供电公司党员先锋在一线 抗旱保秋
- 黄淮学院召开樊粹庭诞辰120周年学术研讨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