驻马店网

忠 肝 义 胆 尽 洒 白 山 黑 水 英 雄 牺 牲 魂 归 中 原 故 里

忠 肝 义 胆 尽 洒 白 山 黑 水  英 雄 牺 牲 魂 归 中 原 故 里

8 月 17 日清晨,青山环抱、碧水依傍的确山县竹沟革命烈士陵园,显得与往常分外不同。往 日 只 有 晨 间 鸟 鸣 相 伴 的 陵 园 ,从 天 亮 开 始 车 辆 络 绎不 绝 ,手 持 黄、白 色 菊 花 的 人 群 神 色 凝 重、依 次 有 序 进 入 陵园……107 级台阶上的竹沟革命纪念碑巍峨耸立,碑上的五角红星在初秋晨光的照射下熠熠生辉,饱含哀思的小号独奏《思念曲》在山间不停回荡……这一切都是为了一名年仅 46 岁的烈士,他是进入竹沟革命烈士陵园的第 96 位烈士——周昆训。今天,周昆训烈士的安葬仪式将在这里隆重举行。8 月 4 日,确山籍上校军官、舒兰市人民武装部政委周昆训,在防汛抢险第一线执行救援被困群众任务的途中遭遇山洪,不幸壮烈牺牲。十多天来,周昆训的英雄事迹传遍了白山黑水和天中大地。8 月 16 日,周昆训烈士的骨灰在亲属和相关人员的护送下回到老家确山。今天,周昆训将安葬于斯、长眠于斯。确山竹沟,这片红色土地素来英雄辈出,抗战时期曾是中共中央中原局和河南省委所在地,被称为中原“小延安”。据竹沟革命烈士陵园园长杨洋介绍,陵园始建于 1958 年,陵园内现有烈士墓 95 座,大多为革命时期和抗战时期牺牲的烈士。周昆训烈士的墓碑为园内第 96 座,这也是园内安葬为数不多的和平时期的英烈。虽没有战死沙场,但和平时期抗洪英雄的那种化身为堤、誓死捍卫国家财产和人民生命的大无畏精神,弥足珍贵,弥足荣光!像是偶然又像是巧合,周昆训的父辈上世纪七十年代从竹沟搬迁至南泉居住。自 17 岁当兵外出,周昆训近 30 年间历经西宁、杭州、许昌、淄博、舒兰等地服役、任职,最终因抗洪牺牲魂归故里,长眠在竹沟这片红色土地。周昆训虽出身平凡家庭,但不平凡的是这个家庭赓续红色基因,祖孙三代接力从军,默默传递着生生不息的家国情怀,以平凡之躯成就了不平凡之举。今天,英雄已安葬于苍松翠柏间,就让我们轻轻献上鲜花致敬英雄!英 雄 ,回 家 了 ;英 雄 ,安 息吧!②9第九十六位烈士本报记者景春霞2023 年 8 月 18 日 星期五赤胆忠心书壮烈 悲天恸地祭英魂周昆训烈士安葬仪式在竹沟革命烈士陵园隆重举行本报讯 (记者 张新义 通讯员 李 璞)巍巍青山埋忠骨,一抔热土祭英灵。8 月 17 日上午,周昆训烈士安葬仪式在确山县竹沟革命烈士陵园举行。当天一大早,竹沟革命烈士陵园大门外就聚集了自发前来送别周昆训的确山市民和当地群众。“周昆训烈士,一路走好!”他们从四面八方赶来,有序地站在陵园外两侧的道路边,手拿着鲜花,拉起条幅,送别确山的好儿子——周昆训最后一程。烈士陵园内,松柏苍翠,草木葱茏,庄严肃穆,哀乐低回。烈士悼念台被黄、白色菊花簇拥,正前方悬挂着周昆训烈士遗像,上方悬挂着黑底白字的横幅“周昆训烈士安葬仪式”,两侧是“赤胆忠心书壮烈、悲天恸地祭英魂”的挽联,礼兵分列两侧肃然站立。周昆训同志牺牲后,军地各级纷纷发唁电沉痛悼念,对亲属进行看望慰问。吉林省军区、吉林军分区、舒兰市人武部、舒兰市退役军人事务局有关领导专门护送烈士骨灰回到故乡。驻马店市人民政府副市长张威、吉林省军区转业办大校主任黄青杰、吉林军分区大校副司令员王伟、驻马店军分区大校副司令员管幼东、确山县委书记路耕、市退役军人事务局局长陈东、国网驻马店供电公司总经理董刚松、确山县人民政府县长蒋贵印等领导出席安葬仪式。参加仪式的还有,驻确各部队指战员代表,消防指战员代表,县直有关单位干部职工代表,烈士家乡干部群众代表,烈士亲属、战友,以及社会各界、部分媒体代表,自发来到陵园的人民群众等1000 多人。仪式在庄严肃穆的气氛中进行。迎烈士棺椁,奏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黄青杰同志宣读周昆训烈士评定文件,蒋贵印同志致悼词。蒋贵印同志在悼词中说,在党和国家需要的时候,周昆训同志用鲜血和生命铸写了对党和人民的无限忠诚。他的一生,是光荣的一生,是奋斗的一生,是坦荡的一生。随后,全体人员向烈士遗体三鞠躬,与烈士作最后告别。伴随着婉转低回的《思念曲》,在烈士亲属和礼兵的护送下,周昆训烈士的棺椁在墓地安葬,长眠在确山县竹沟革命烈士陵园。安葬仪式结束后,前来参加安葬仪式的社会各届人士排起长队有序向烈士墓碑敬献鲜花,送别他们心目中的英雄。“中国好人”何文礼身患残疾,拄着拐杖也专程赶来参加仪式。他说:“我怀着无比沉重的心情,送周昆训烈士最后一程。周昆训烈士在危难时刻,为了保护群众,奋不顾身,是我们确山人的骄傲,更是年轻人学习的榜样。”今年 81 岁的“拥军妈妈”吴秀珍在儿子的搀扶下也来了,59年前,从她义务教育驻军官兵的孩子开始,就与驻军部队结下了不解之缘,她的拥军事迹在部队和地方广为流传。安葬仪式上,吴妈妈泣不成声:“昆训和俺儿子是初中同学,失去他我就象失去自己的孩子一样难过,今天说啥也得送孩子最后一程。”英雄浩气千秋在,烈士忠魂万古存。今天让我们送英雄最后一程,周昆训,确山人民的好儿子,我们永远怀念你!始终将人民放在心上的人,人民不会忘记他。英雄,一路走好!安息吧!②9人 民 子 弟 兵 的 楷 模本报评论员山河呜咽,草木含悲。这是一部感天动地的生命乐章,这是一曲荡气回肠的英雄之歌。人生最大的价值,是在国家和民族危难之时舍生忘死,在人民生命财产遭遇危险之时挺身而出。解人之危、救人之命,这是人性的光辉,这是传统的美德,这是共产党人义不容辞的责任,而以生命为代价解人之危、救人之命,这是石头也会流泪的壮举。周昆训以实际行动迎难而上,践行了“为党和人民牺牲一切”的入党誓词,谱写出激越澎湃的英雄诗篇。他无愧于优秀共产党员的称号,无愧于舒兰抗洪抢险英雄的美誉。周昆训是从天中大地走出去的英雄,他 17 岁应征入伍,在多年的军旅生涯中,曾荣立集体三等功和个人三等功。在空军航空大学学习期间他被表彰为优秀基层政治干部,在山东省淄博市服役期间他被评为“拥政爱民先进个人”。他的骨灰运抵家乡后,亲人们哭了,村里八十多岁的老爷爷哭了,年逾花甲的大婶哭了,年轻人哭了,孩子们也哭了。是谁,能让那么多人肝肠寸断、热泪长流?是英雄,是好人。在父母眼里,他是好儿子;在老人们心中,他是好后生;在年轻人面前,他是好哥哥。每个人都在念着他的好,每个人都在为他英年早逝而惋惜、悲痛。英雄,到哪里都是英雄;好人,到哪里都是好人;英雄和好人,到哪里都受人敬仰。同样是在东北,当年确山籍的杨靖宇为了民族独立解放战斗到最后一刻,如今周昆训为了救援被困群众献出年轻的生命。周昆训,他是天中大地培养出的优秀分子,他让这片红色的土地更加熠熠生辉,他让这片英雄的土地更加灼灼其华。他是我们心中的英雄和好人,他是天中大地的骄傲。当兵为什么?当兵就为保卫家乡、保卫祖国。人民子弟兵的 职 责 是 什 么 ? 人 民 子 弟 兵 的 职 责 是 守 护 山 河 无 恙 、人 民 安康。也正因为如此,我们的战士才被称为“人民子弟兵”。从周昆 训 的 履 历 可 以 看 出 ,自 从 参 军 入 伍 的 那 一 天 起 ,他 就 把“ 优秀 ”二 字 当 作 锻 造 自 己 的 目 标 ,他 就 把“ 人 民 ”二 字 放 在 了 心中。他以现代军人的标准为党和人民奉献了一切,乃至正值黄金季节的年轻生命。这决不是偶然,而是坚定的理想信念和正确的价值观支配的必然。他和为了救战友果断地扑向炸药包的王杰一样,和为了救儿童勇敢地拦住惊马的刘英俊一样,履险如夷,义无反顾。他对得起“人民子弟兵”这个无上光荣的称谓,他是当代人民子弟兵的楷模。身既死兮神以灵,魂魄毅兮为鬼雄。周昆训烈士虽然离开了我们,但他的英雄事迹将永远在白山黑水和天中大地流传,他将永远活在舒兰人民的心中,永远活在家乡人民的心中。让我们肃然而立,向英雄周昆训致以最崇高的敬礼!②9责任编辑 万青峰 常 敏 田春华 张远征图① 在烈士亲属和礼兵的护送下,周昆训烈士长眠在竹沟革命烈士陵园。⑥5 本报见习记者 赵永涛 摄图② 礼兵手捧周昆训烈士的棺椁缓缓走向竹沟革命纪念碑。⑥5 本报记者 弓华静 摄图③ 周昆训的儿子把父亲的棺椁安放在墓穴中。⑥5本报记者 弓华静 摄图④ 红十字蛟龙救援队队员送别英雄。⑥5本报记者 弓华静 摄图⑤ 8 月 17 日上午,周昆训烈士安葬仪式在竹沟革命烈士陵园举行。⑥5 本报记者 弓华静 摄①⑤②③

精彩推荐

下载安装手机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