驻马店网

枣 花

□ 赵付友

“我吃枣花。”

依偎在母亲身边,我小声说。

“瞌睡了,你就睡吧!”

母亲轻轻地拍我几下。

枣花,是枣花馍的简称,乡下老家的春节面食之一。河南“75·8”大洪水过后的第一个除夕夜,堂屋供桌上,一个特别大的枣花,时刻诱惑着我的味蕾。1975年8月,一场百年不遇的大洪水冲毁了家园,也冲走了家里的一切。政府开展救济工作,乡亲们也积极自救。年末月底,春节临近,大灾之年的家乡,年味儿日趋浓郁。“二十八,蒸枣花。”蒸枣花依然是母亲准备年货的必选项目。准备蒸枣花了,母亲在面粉中拌入发酵粉加水揉成光滑的面团,等发酵至两倍大,取出面团,放在案板上,不断加入面粉,反复揉搓,一直揉搓至面团切开后没有气孔,分成小面团,揉圆,擀成厚薄均匀的圆饼,继续揉搓出一些拇指般粗细的圆柱形长面条,用手挽成各种花瓣形状,拿模具在花瓣上压出花纹。最后,在花纹的中心放上一颗大红枣,白面红枣、相互映衬、巧妙组合,宛如含着花蕊盛开的鲜花,色香味俱佳,很吸引眼球。母亲做枣花就像蒸馍一样熟练,面团在母亲的两手中不断变化,一会儿是栩栩如生的玉兔,一会儿是憨态可掬的小熊,一会儿是张牙舞爪的蜈蚣,一会儿是翱翔蓝天的小鸟,就连做出来的小狗也似乎在摇头摆尾。待蒸熟后涂上红、黄、绿等食用色素,再用小红豆或者小黑豆点缀为眼睛,憨态可掬、活灵活现的动物造型的枣花就完成了。与往年不同的是,母亲特意把今年的枣花馍坯子做成山形,红白相间、层层叠叠,特别大。母亲说,这是大枣山,是咱赵家的富贵山、幸福山。1641780168593

枣花很快蒸好了。掀开笼盖,几粒硕大的红枣安插在胖乎乎、白花花的枣花间,春节的喜庆随着蒸汽的升腾,弥漫在庭院的每个角落。“我要吃小白兔”“想吃小金鱼”……枣花出锅了,我和弟弟纷纷嚷求母亲,索要自己喜欢的“小动物”。

农历大年三十傍晚,劳累一年的村庄终于安静下来,显得尤为静谧,稀疏的爆竹声从村外的田野里传来。父亲郑重地把大枣山放置在桌上最佳位置。吃罢年夜饭,熬夜开始了,围在母亲周围,我和弟弟边听母亲讲故事边等待新年到来。枣花馍的香甜味儿不时飘进鼻孔,令我难以入眠,忍不住哼唧一声:“我饿。”“刚吃过饺子,咋还会饿?”母亲知道我的小心思,“真想吃枣花吗?等过了元宵节,我让你吃个够。”母亲终于给了我确切的答案。

我对枣花的期盼顿时换成了对元宵节的期盼。

母亲的故事开头讲完了,我来了精神:“我要吃枣花。”“小馋嘴,你别急。过十五,送神去。吃枣花,甜如蜜。”母亲的歌谣悦耳动听。听了一遍,我感觉像吃到了枣花。看我老实了,母亲继续讲故事:“除夕守岁是祖辈留下来的过年习俗。守岁又叫熬夜,指的是在除夕夜里,一家人用团聚熬夜的方式迎接农历新年到来。大家终夜不眠、以待天明。零时一过,就是新年的开始。新年谁起得早,谁最有福气,叫抢福。”“我不睡觉,要先抢到福!”我抢先回答。“好,好,好。”母亲微笑着答道,“知道今年为啥我做了个大大的枣山吗?”“不知道。”我说。“你们都忘了?小孩子家,就是忘性大。”母亲轻轻地叹了口气。“你讲呗,我们都认真听。”我嚷求母亲继续说。母亲缓缓地讲了一个感人的故事:“8月发大水,你父亲加入抗洪抢险突击队,日夜守护村外的大堤,我在家看护你们几个小孩。一天半夜里,大堤突然决堤,村里留守的都是妇女儿童。听到村干部要求村民赶快转移的呼喊声,我带着你们摸黑向村外高地转移。当时,为通知最后一户村民转移,一个女干部被大水冲走了,她的名字叫枣花……”

精彩推荐

下载安装手机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