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南和发现清代道光年间古石碑
新华社石家庄10月9日电(记者 刘桃熊)记者从河北省南和县文保部门获悉,文保人员日前在该县闫里乡闫圈村发现一块清代道光二十五年(公元1845年)所立的《酌定差徭草马碑记》古石碑,距今已有174年历史。
该石碑通体青石质地,高95厘米,宽52厘米,厚16厘米,碑身基本保存完好,石碑下部稍有残缺,碑座已遗失。石碑正面书文,字体为楷体,字迹清晰工整,全文共263字,详细记载了鸦片战争后,官府随意增加赋税,造成土地和赋税比例严重不平衡,百姓生活极为困苦,当地村民联合向上级反映情况,后经直隶省顺德府核定批准,新任知县减免当地赋徭草马等苛捐杂税的事实。
邢台市文史专家兰剑辉介绍,第一次鸦片战争后,清政府与英国签订了《南京条约》,这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涉及割地、赔款、五口通商和协定关税等。巨额赔偿加重了清政府的财政负担,同时转嫁到劳动人民的身上,而当地的官吏随意增加赋税,使当时的社会矛盾日益尖锐。为纾解社会矛盾,新任知县力革宿弊,裁减了大半不合理赋税。该石碑的发现,对研究清代鸦片战争后冀中南地区吏治民情、社会经济现状和当时的阶级矛盾具有较高的史料价值。
精彩推荐
- 上蔡:乡村振兴春潮涌
- 冬季预防感冒小常识
- 驻马店市委党校开展2021年党务干部培训班
- 驻马店海关助力疫情防控 快速核放3批进口医疗
- 新行政处罚法来了!你我合法权益更有保障
- 郑州去年规上工业增速位列国家中心城市第二
- 解决好种子问题 打通农业的“最先一公里”
- 汝南县医保局组织召开新增定点医药机构培训会
- 发红包、给补贴、奖全勤……就地过年,各地留
- 河南省出台文件加强农业种质资源保护与利用
- 市委常委会(扩大)会议召开
- 31省份新增确诊病例107例 其中本土病例90例
- 动物防疫法有这些变化 出门遛狗要牵绳
- 2020年河南新郑综保区进出口值同比增长18.5%
- 省十三届人大四次会议胜利闭幕
- 人间至味是团圆 举筷入口皆思念
- 市委党校召开新入职人员培训会
- 西平县财政局开展“文明有我.安全出行”文明
- 全国征兵工作电视电话会议在京召开
- 河南夏文化探索:豫西北发现虞夏时期"城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