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农业技术实现突破 14个科技专项通过验收
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需要强有力的科技支撑。10月8日,记者从省科技厅获悉,近期该厅组织专家对14个农业领域重大科技专项开展了验收工作,14个专项已全部顺利通过验收。
本次验收的14个项目包括畜牧养殖、作物栽培、食品加工和农机装备等4个基本领域,每个项目均在关键核心技术上实现了重要突破。据省科技厅农村科技处负责人介绍,这14个项目共投入8050万元,带动社会研发投入13.2亿元,实现年新增销售73.2亿元以上,发表论文210篇,申请专利170项(其中发明专利73项),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植物新品种审定40个,获新兽药证书8个。
其中,在畜牧养殖领域,普莱柯生物工程股份有限公司承担的项目“猪伪狂犬病、流行性腹泻、禽流感等畜禽重要疫病疫苗及诊断试剂研发与产业化”,实施期间获得国家新兽药证书7项,其中猪圆环-支原体二联灭活疫苗是全国首创产品。河南恒都夏南牛开发有限公司承担的项目“夏南牛高档牛肉研究开发与产业化”,培育出了夏南牛无角新品系,建立了良种繁育核心群,夏南牛集群产业产值2019年预计达100亿元。
在作物栽培领域,省农科院小麦研究所承担的项目“主要农作物新品种选育与示范-小麦新品种选育与示范”,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植物新品种审定7个,项目组选育的新品种推广面积达9658.5万亩。河南科技学院承担的项目“小麦新品种百农207产业化研究与开发”,使百农207成为我省培育推广的又一特大新品种,年经济效益达50亿元以上。
在食品加工领域,郑州思念食品有限公司承担的项目“速冻主食自动化生产与品质提升关键技术研究及产业化示范”,其项目成果水饺自动注馅生产线为国内首创,应用后使产量提高一倍。河南黄国粮业股份有限公司承担的项目“糯米制品绿色高效生产关键技术研究及产业化应用”,填补了糯米粉产品没有地方标准、国家行业标准的空白,项目实施后带动了40多万农户共计200多万亩糯稻种植,有力支持了革命老区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
在农机装备领域,河南千年冷冻设备有限公司承担的项目“食品冷链高效节能速冻设备的开发及产业化”,在国内首次研究出不停产状态下自动除霜技术,实现了连续生产。河南豪丰机械制造有限公司承担的项目“花生高效智能收获装备研发及产业化”,根据项目中的秧草粉碎等技术研发的大型割草机已出口美国。(记者 尹江勇 实习生 周玉琴)
精彩推荐
- 上蔡:乡村振兴春潮涌
- 冬季预防感冒小常识
- 驻马店市委党校开展2021年党务干部培训班
- 驻马店海关助力疫情防控 快速核放3批进口医疗
- 新行政处罚法来了!你我合法权益更有保障
- 郑州去年规上工业增速位列国家中心城市第二
- 发红包、给补贴、奖全勤……就地过年,各地留
- 汝南县医保局组织召开新增定点医药机构培训会
- 解决好种子问题 打通农业的“最先一公里”
- 河南省出台文件加强农业种质资源保护与利用
- 市委常委会(扩大)会议召开
- 2020年河南新郑综保区进出口值同比增长18.5%
- 31省份新增确诊病例107例 其中本土病例90例
- 动物防疫法有这些变化 出门遛狗要牵绳
- 省十三届人大四次会议胜利闭幕
- 市委党校召开新入职人员培训会
- 人间至味是团圆 举筷入口皆思念
- 西平县财政局开展“文明有我.安全出行”文明
- 全国征兵工作电视电话会议在京召开
- 河南345家机构可检测核酸 检测费用80元~99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