驻马店网

董艳芳:甘踏泥泞慰青春

9月14日,周六,董艳芳依然在村里整理材料、走访群众。

“忘记是周末了。”她笑着说:“一忙起来啥都忘了。”

董艳芳是确山县物资公司的一名干部,也是公司派驻任店镇胡寨村的第一书记。

□全媒体记者 杨晓晖文/图  

要干就要干好

2017年,单位需选派一名干部驻村,因年轻人少,加之驻村工作辛苦,老同志身体适应不了,领导便找董艳芳谈话。

“我从小在农村长大,对农村感情深,但心里很纠结。”董艳芳回忆当时的心情:两个孩子小,丈夫有自己的事业脱不开身,我要是走了孩子怎么办?

犹豫不决时,丈夫对她说:“去吧,家里有我,既然领导信任你,你就要干好。”

年过六旬的父母知道后对她说:“我们俩你不用操心,我们能照顾好自己。你干好你的工作就行了。”

就这样,在家人的理解和支持下,董艳芳踏上了驻村之路。她暗下决心,一定要干出个样子来。

用真情赢得真心

虽然思想上早有准备,但一到村室,董艳芳的心还是凉了半截:几间破房子,陈设简陋,满屋灰尘。

“老村室冬天冷,夏天热,与老鼠同室,与蚊虫为伴。”董艳芳说,最怕的是夜晚,有时加班到夜里两三点,在伸手不见五指的大院子里,不敢去厕所、不敢找水洗漱。

“看到来的是个年轻女孩,我的心也凉半截。”胡寨村党支部书记孔伟笑着向记者解释,因为农村工作复杂多样,怕她胜任不了。

在大家的疑虑中,董艳芳住下了。

入村怎么干?怎样才能和乡亲们打成一片?董艳芳决定从熟悉情况开始,入村第二天,她就开始走访,白天与村民拉家常,晚上写日志理思路。不到半个月,她就走遍了胡寨村的18个村民组,走访了全村57户贫困户。

60多岁的贫困户康毛头的爱人,喉咙疼有一年多了,镇里、县里都看了,不见好转,董艳芳得知情况后,就给在市中心医院的大伯打电话,担心老人看病不方便,就拍视频发过去。经过诊疗,老人的病终于见轻了。她拉着董艳芳的手激动地说:“闺女啊,我以为我的病到墓坑里也好不了,多亏了你啊,你一定要到俺家里吃饭,我给你蒸包子。”

村里还有一个60多岁的贫困村民,患间歇性精神病,一发病就到处跑。去年底,大雪纷飞,她住在柴禾垛里不愿回家。担心其冻伤,董艳芳与单位同事急忙带着棉衣、棉被和吃的驱车前往,不想雪天路滑,下坡时车滑到路沟里,顾不上查看伤势,董艳芳爬起来继续走。谁知到了后,这个村民又打又骂,那一刻,董艳芳再也忍不住,委屈的眼泪一下涌了出来。

真情赢得真心,董艳芳的倾情付出,群众看在眼里,也记在心上。村里65岁的王山大娘对记者说:“艳芳人好啊,每次看到我们都嘘寒问暖,到家见活就干,从不嫌脏嫌累,还给我买棉衣,比亲儿女还亲,没少为我们办实事。”

“董艳芳心思细腻,与群众很快打成一片,现在群众有什么事都喜欢跟她说,很佩服她。”孔伟对她刮目相看。

下真功拔穷根

“现在还有25户贫困户34人,主要原因是因残、因病和自身发展动力不足。”说起村情,董艳芳烂熟于心。

为帮他们摆脱贫困,她逐人逐户制订帮扶计划,通过提供技能培训和就业岗位、激发内生动力,让贫困户逐步摘掉穷帽子。

村民史春生因病不能出远门,一家三口靠种地为生,日子很艰难。董艳芳帮他申请危房改造,新建3间宽敞漂亮的房子,帮助解决各种政策补贴,并说服其妻子参加月嫂培训,介绍她到北京当月嫂,月收入5000元左右;2018年,董艳芳帮他家联系到了企业资助,为他家置办了全套家具、家电、厨具等,让他家焕然一新,春节他爱人回家都以为是走错了门。今年,董艳芳协调3万元贷款,让史春生发展肉牛养殖,2018年史春生顺利脱贫。

“没有董书记,我做梦都想不到这辈子还能过上好日子。”提起董艳芳,已脱贫的马春华感激不尽。马春华的爱人患尿毒症,需长年用药,家里一贫如洗。后来,董艳芳看村扶贫车间加工板材,就鼓励他外出收购建筑工地用过的废旧木板,拉回家后再加工,村扶贫车间负责回收。在董艳芳的鼓励下,马春华做起了板材生意,每月有6000多元的收入。随着业务发展,人手不够,董艳芳建议他拉其他贫困户一起干。就这样,靠收购加工废旧板材,马春华不仅走上了致富路,还带动多名群众摆脱了贫困。

“只有真正把群众的利益放在心上,落到实处,才能担起那份沉甸甸的信任。”董艳芳说,群众信任咱,咱不能让群众失望。

为此,她不敢懈怠,以村为家,扑下身子,以只争朝夕的实干精神跑项目、谋发展,用真情和汗水诠释了一个党员的责任与担当。为改善群众生产生活条件,她积极争取资金近千万元,整修村主干道3000多米及桥梁一座;协调水利部门150万元资金打井,让3000多名群众实现了安全饮水;争取电力部门支持,为12个村民组实施农网改造;利用专项资金新建村室12间及文化广场……为实施产业带贫,她利用集体经济资金注入企业和种植、养殖合作社,带动贫困户增加收入;与村内企业联系,安排贫困群众就业;利用资源优势,大力发展中药材种植、乡村旅游……在她的奔走谋划中,一个个民生工程、一件件惠民之策不断在胡寨村开花结果,截至2018年底,胡寨村30户贫困户、81人实现脱贫。

“平时话不多,就是干实事,做起事来特认真,群众都夸她没架子、接地气,到谁家走访都是拉着她的手不让走,可她一次也没吃过群众的饭。”与村干部聊起董艳芳,大家都众口一词地称赞。

“今年准备建200亩白芷种植基地,采取公司+农户的方式,统一供种、统一种植、统一技术、统一管理、统一回收,努力打造成带动群众增收致富的主导产业。”面对成绩,董艳芳并不满足,说起下一步的打算,她信心满满。

夙兴夜寐思良策,殚精竭虑谋发展。寒来暑往,风雨无阻,一路走来,董艳芳用坚定的步履走出了自己美丽的青春,也走出了一地繁花。

精彩推荐

下载安装手机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