驻马店网

致敬!红旗渠 ——林县红旗渠精神图片故事

    分水闸至今仍在为林州人民默默做贡献。

    红旗渠。

    分水闸。

  参加党校春季班,有幸到林州红旗渠参观学习。其间,时刻感受着那种“人定胜天”的震撼,处处会听到“红旗渠精神”。当年的林县人,在最不可能的时间、最不可能的地点,修成了红旗渠,创造了人间伟业。此情此景,我常常思考一个问题,什么是“红旗渠精神”?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团结协作,无私奉献!这是红旗渠精神的全部内涵?虽然权威,似乎不够。我斗胆加上八个字:锲而不舍,勇往直前!这种精神更应该是林县人民那种红旗渠精神、谷文昌精神和石板岩扁担精神表现出来的为创造伟大事业所坚持的崇高信仰,并永远激励我们的永不落时的精神。

  学习之余,仅以图文,致敬那个年代!

  □全媒体记者 柳杨

红旗渠分水闸

  5月7日,学员驻足在巨幅照片前拍照。这张照片反映的是1965年4月5日,在红旗渠分水闸举行通水庆典仪式,人们欢呼雀跃。直至1969年7月,全长1500公里的红旗渠工程全部竣工。红旗渠的修建,正处于3年自然灾害和文化大革命时期,林县人吃糠咽菜,把不可能变为可能,这是第一个创举。

  工程共削平了1250座山头,架设152座渡槽,开凿211个隧洞,修建各种建筑物12408座,挖砌土石达1515.82万立方米。如果你对这些数字没什么概念,把这些土石垒筑成高2米、宽3米的墙,它的长度可以从北疆的哈尔滨一直连接到南国的广州,这是人类史上的伟大创举。

总干渠和引水洞

  周恩来总理曾自豪地告诉国际友人:“新中国有两大奇迹,一个是南京长江大桥,一个是林县红旗渠。”

  红旗渠渠首大坝开始,70.6公里总干渠,沿着太行山的千仞陡壁,穿过高山,进入林县,为修建在太行山悬崖绝壁上的“人工天河”。红旗渠青年洞总长616米,位于豫、冀、晋三省交界,素有“鸡鸣一声闻三省”之说。因参加凿洞的突击队是从全县民工中抽调出来的300名优秀青年,故取名叫“青年洞”。

  不为人所知的是,青年洞的建设还有着曲折的历史。红旗渠开工之初,正在一期工程初步告捷之时,上级要求红旗渠等工程必须暂停或下马。耽误工期就是滋生旱情!怎么办?时任县委书记杨贵和县委拍板,让大多数民工回家休整,留下300尖兵攻克青年洞咽喉工程难关。杨贵此举颇有点冒天下之大不韪,这让反对红旗渠的个别人抓住了把柄,他们将杨贵推到罢职免官的风口浪尖。在上级误解、组织部长被撤职的严峻形势下,杨贵赶到地委。他犹如一头犟牛,面对各级领导严厉的目光,痛陈林县缺水的历史和建渠的进展,众人被他的慷慨陈词打动,在调查其所说非虚后,赞成红旗渠工程继续推进。

  不受益而修渠,体现的正是全局精神。团结洞这是地处林县最南部的临淇公社修建的。临淇公社属于红旗渠非受益地区。这,正体现了林县人民团结奋斗的精神。

  站在创业洞前,感慨万千:创业难,在全局性困难时期创业更难。从1960年11月到1961年9月的最困难时期,东姚公社的修渠民工全凭着一锤一钎、一锹一镐,以血肉之躯与坚硬的岩石抗衡,终于开凿出了长63米、高5米、宽6.3米的创业隧洞,书写了艰苦创业的壮丽诗篇。

  绵延数千里的红旗渠,一块块人工凿成的、有角有棱的、裸露出道道白印的青石,是修渠人钢铁般意志和不屈精神的真实写照!当红旗渠展现在世人面前时,当林县人民铸就这一丰功伟绩时,我为他们的壮举而感到震撼,敬佩之情油然而生。

    “空中荡秋千”。(资料图)

激情四射的年代

  仅仅靠着一锤、一铲、两只手,战天斗地,劈山凿石,历经10年在崇山峻岭之间建成世界第八大奇迹“人工天河”红旗渠。这种“敢教日月换新天”的革命豪情与奉献精神,再次告诉我们:理想信念——共产党人的灵魂。

  这是建渠民工住过的山崖。在那艰苦的年代,数万修渠民工云集工地,没有住房,就夜宿山崖,顶风雪,战酷暑,毫无怨言。他们留下了豪迈的诗章:“崖当房,石当床,虎口崖下度时光。我为后代创大业,不建成大渠不还乡。”后人称他们住过的崖檐为神工铺。

  老炮也叫烧炮,因这里的岩石属于石英砂岩,石质非常坚硬,锤子砸下去也只有一个小白点,修渠民工决定在这里放老炮。他们先找准炮眼位置,打成了直径为1米多,纵深10米余的老炮眼,再装上炸药1000余公斤进行爆破,就这样,半座山应声倒下,也就有了在修渠过程中“一炮崩开半架山的故事”。

  在红旗渠的英雄群体里,老英雄任羊成瘦小的身躯里,蕴含着令人难以想象的惊人力量!虎口崖,崖高百丈,山崖向外突出十余米,像老虎张开的大口。修渠时,山崖上时有松动石头掉下来砸到人,除险队长任羊成带着他的队员,像雄鹰展翅在空中荡秋千,飞荡数次,才能荡进虎口,除掉险石,人们称这叫虎口拔牙,于是此山崖被称为“虎口崖”。

  一次,任羊成正在下崖除险,上边掉下一块石头,迎面砸在他的嘴上,顿时血流满面,三颗门牙被打在了嘴里。但他坚持轻伤不下火线。第二天,他戴上口罩,背着大绳,带着工具又攀上了山崖。人们见他为了修渠不顾生死,便编了两句顺口溜送给他:“除险队长任羊成,阎王殿里报了名。”为了修红旗渠,任羊成不但失去了几颗门牙,还折了两次腿,受了4次重伤。他修渠16年,又护渠25年,直到退休回老家定居。

  测量工具短少,端盆水倒放小凳土法上马,解决测水平的问题。红旗渠8000米长度做到了落差1米的精确。红旗渠的建成,靠的就是发动群众,依靠群众。十万民工,自带口粮、工具,浩浩荡荡开进太行山。没有房子,山洞打铺。缺少炸药,自行制造,工具不够,打铁锻造。没有起重设备,搭个架利用杠杆原理逐个提升。人民群众的智慧、潜能发挥极致,气吞山河。

  你见过毛主席用过的扁担吗

  “扁担精神”纪念馆的镇馆之宝——毛泽东同志在土地革命期间使用过的扁担。你确定见过吗?这里面的故事同样的感天动地。

 

  扁担精神诞生于林州石板岩乡供销社。石板岩乡地处太行山深处,山区农民”买难卖难行路难,难于上青天”“长年无盐吃淡饭,夜晚无灯摸黑天,一根火柴点全村”。直到1946年7月,石板岩乡供销合作社成立了,他们的命运才有了改变。

  石板岩供销社人凭借一颗赤诚之心,用一副铁肩膀,挑起了连接党群、沟通城乡的重担,在实践中形成了“艰苦创业、勤俭办社、一心为民、开拓创新”的扁担精神。

  5月8日,学员来到石板岩镇参观。石板岩镇一桥连两岸,桥两侧刻有“世上无难事,只要肯登攀”8个大字。对岸就是扁担精神纪念馆。

 

  今日石板岩,青山绿水,金山银山。但在70年前,石板岩就是典型的穷山恶水。4垴、8堑、28道深沟、44条险道,全乡17个行政村326个自然村2800户,分散在山顶、山腰和峭壁上。一年有4个月的无霜期,冬天一天的光照也只有三四个小时。山高沟深,交通不便,气候寒冷,居住分散,信息闭塞,抬头望天,抬脚就爬山,是全乡自然面貌的真实写照。

  这张老照片,对于当年扁担送货的艰辛可见一斑。然而,在极其恶劣的自然条件下,当时只有4个人,从庙里搬来的一张供桌,一根扁担,一盏油灯,一个算盘,外加1821元冀南票(折合人民币18.21元),全部家当一担子就能挑走。就是这样一个简单到近乎穷酸的供销社,孕育了著名的“扁担精神”。据统计,30年时间,每名职工送货里程可以绕行地球10圈。

 

 

  悬挂的老照片里,因山楂卖不出去,老奶奶怒砍碗口粗的山楂树。石板岩供销社建立之初,山里没有公路,更不通汽车。群众说:“石板岩,山垒山,干啥全靠肩膀担。”

  面对耕田的步犁,学员们正在认真听讲解。上世纪60年代初期,石板岩供销社营业员郭金富到郭家庄大队龙床口生产队送货,看到这个队里有一张步犁因为一颗螺丝钉损坏了不能使用,而当时石板岩供销社又没有这种螺丝钉。如果要买,就要往返爬30多里的山路,而一颗螺丝钉才值6分钱。为了不耽误犁地,郭金富决定去找螺丝钉。有人说:“6分钱的生意,爬30里路,还不够磨鞋底的钱,划不来。”郭金富说:“要说生意是不大,可缺一颗螺丝钉,生产队就没法犁地,春争日,夏争时,误了生产可是大事。”他冒着风寒,下山上山,一口气来回30里路,找来了螺丝钉。四

  林州市石板岩供销社还先后获得国务院嘉奖令,荣获“全国供销社系统一面红旗”“全国基层社建设先进单位”“全国供销系统文明服务示范窗口单位”“省五好企业标兵”“河南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河南省农业战线十面旗帜之一”等称号。如今林州市供销社新合作超市遍城乡,诚信为民服务。

  当代学习“扁担精神”,就是要学习“扁担精神”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这种思想在石板岩无时不有,无处不在。

“四有书记”谷文昌

 

  老百姓尊他为“谷公”,“先祭谷公,后祭祖宗”,成为当地多年的习俗;

  习近平总书记撰文称赞他“在老百姓心中树起了一座不朽的丰碑”;

  2015年4月7日,《人民日报》头版头条推出《“四有”书记谷文昌》的报道,一位离世34年的县委书记登上党报头条;

  他已经去世34年,却仍被当地民众深深怀念;

  他带领群众植下的满岛木麻黄,如今已长成防风固沙的茂密森林。

  他就是谷文昌,福建省东山县原县委书记。

  谷文昌是河南林县人,1950年随部队南下至福建,在海岛东山县工作了14年,担任县委书记10年。他以“不治服风沙,就让风沙把我埋掉”的胆魄,率领东山人民苦战十几载,遍植木麻黄,筑起绿色长城,硬是治服了“神仙都难治”的风沙,让海岛换了天地,让百姓换了人间。

  上个世纪50年代,县委书记谷文昌的大多数时间都在基层工作。起初,他不会骑自行车,下乡不是走路就是让通讯员用单车载。这样时间一长,他感到对工作十分不便,萌生了学骑车的念头。于是,1957年夏天,由通讯员朱振凤和朱财茂担任教练,他开始学骑车。“多了一条腿”后,谷文昌下基层更勤了。东山的山山水水,留下他踏实的足迹,地头田间,闪动着他辛苦的身影。全县400多位生产队长,他几乎都能叫出名字来。而这一切,有一半功劳得归功于这辆“书记专车”。对于自己的“专车”,谷文昌十分爱惜。后来县里给他配了一部吉普车,但他没舍得丢下他的“专车”,把吉普车让给了县里的其他领导。他说:“还是自行车用起来方便,和群众容易搭话。”就这样,这辆自行车,陪伴着谷文昌度过了一个个日日夜夜,走过一次次风风雨雨。

  史英萍是一名南下干部,解放初和谷文昌一起来到东山。谷文昌和妻子史英萍都是出身贫苦农家,他们一生都保持着农家子弟的本色,简朴持家。谷文昌去世后,子女在平凡的岗位自食其力,没有向组织和各级领导干部提过关于个人的任何要求。谷文昌式的好家风成为我们党永不褪色的传家宝。

  宁化县的人们,至今都称谷文昌为“谷满仓”。当时的宁化人都吃不饱饭。谷文昌指导着将农作品的品种进行一定的改良之后,还将人民群众用“包工分”的制度让效率、质量与报酬高度地统一起来。当然,这个制度在当时来说是有风险的,可是他“为了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不顾自己的个人得失”。也就是这样,才得以大大激发了人民群众的干劲,谷文昌让宁化人民结束了米饭不够地瓜片凑的半饥半饱的生活。当看着金灿灿的稻谷堆满了仓库时,人们总会叫他“谷满仓!谷满仓!”当国家批准开工宁化隆陂水库的时候,谷文昌被任命为总指挥,他一点架子都没有,和民工一起吃住在工地。

  学员正在凝视谷文昌南下“保证书”。

  这是一张发黄的烟盒背面,写着谷文昌等6人的保证书。“每人家庭早有准备,家庭不会拖腿;阴历正月初九早饭集中十区署,保证当天下午报到平房庄。特此保证。组长谷文昌,副组长杨永修。申周朝,郭玉守,元为德……共六人。”

  1948年12月,中共林县县委组织干部随军南下。当时一些干部认为,在家工作,既熟悉情况,又能照顾家,不愿南下。谷文昌不仅自己带头报名,还积极动员其他人报名。另一张南征政民工作人员登记表上,“家庭有啥困难”一栏,填着“没有困难”;“本人对家庭照顾的依托人姓名”一栏,填着“依托兄弟谷文德”。当时,谷文昌的母亲已经60余岁了。一张保证书、一张南征政民工作人员登记表,大写着一个党员对党的无限忠诚。

  短短的一个星期,广大的党校学员,从一个个的现场一次次的聆听,深刻体会到红旗渠精神、扁担精神和谷文昌精神是林州人民勤劳智慧的结晶,是战天斗地、改造自然的不竭动力。而三种精神在修建红旗渠的过程中交集融合、相互支撑却鲜为人知。

  上世纪六十年代初,林县县委发出“引漳入林”动员令后,十万大军战太行。“兵马未动,粮草先行”,更何况当时正值国家三年困难时期。供销系统抽调100多名采购员奔赴全国各地,不管是天上飞的、地下跑的、水里游的,有啥要啥,大力采购,“出去一把抓,回来再分家”。

  1961年春,修渠工地粮食紧缺,林县派员前往东山县找谷文昌求援。得知家乡建造大型水利工程急需粮食干菜时,尽管东山县也很紧张,但谷文昌仍给解决了部分碎大米、木薯干、干菜等。1962年,工地上手推车内外胎紧缺,他们第二次找到谷文昌。由于福建产橡胶,橡胶制品指标比内地宽裕,谷文昌一下子给解决了2000条手推车内外胎。为此事,“文化大革命”期间,谷文昌受到了错误批斗。

精彩推荐

下载安装手机客户端